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运用“点圆式”工作法科学地进行德育管理(1)(2)

2017-08-13 02:07
导读:体现在与家庭的协作方面,应积极建立高效、快速的信息沟通渠道,学校可通过给家长寄发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通知单,信函电话联系、召开新生家长座谈
   体现在与家庭的协作方面,应积极建立高效、快速的信息沟通渠道,学校可通过给家长寄发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通知单,信函电话联系、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借助校报网络等宣传媒体使家长明晰学校的教育方向、培养目标、规章制度、分配政策、教育方法及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那些不同特点,学校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教育质量等等,使家长能有针对性地配合。 
    体现在与社会的协作方面,要努力实现德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可通过在各用人单位设立相对固定的联络点或通过实地访谈、调研等方式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方方面面的需求及我们所培养的毕业生的优缺点,组织人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落实;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举办讲座等,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
   二、利用“系统推进,全面提高”战略开展德育工作的内涵管理。
   (一)战略的基本内容。具体体现为对学生“关注圈”由小到大的变化,体现为置身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放眼于未来时代的要求去洞察、分析、研究德育工作,扩大对于学生的关注半径,不仅关注学生的今天而且关注学生的明天,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重视对德育发展态势的管理。
   (二)战略的依据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而且必然带动思想文化、道德及意识形态的变化。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冲突随着社会变迁既有新的融合,也有新的挑战,所有这些都不能不反映到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理念、价值观的衍生中来,所以,我们必须以动态的眼光、站在发展的角度去审视问题,研究分析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才能真正承载起时代赋予德育工作的使命。

中国大学排名


   (三)实施途径
   第一个层面: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长,以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为纬,以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德育教育四个子系统为径,横向贯通、纵向衔接、横纵交织,构建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学生德育实施体系。如单就德育教育的目标而言,我们可以把大学一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大学第一步,做个合格大学生”;大学二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专业第一步,做个有志有为的年轻人”;大学三年级目标定为“迈好人生第一步,做个合格的毕业生”;大学四年级的目标定为“迈好职业第一步,做个合格的建设者”。这样,四级目标环环相扣,就使大学生的言行有了准则,努力有了方向。又如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大学新生由于处于大、中学交替时期,对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缺乏了解,这一阶段我们应加强管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二年级以后,在严格要求的前提下,主要是鼓励他们参与更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活动,给他们提供实现自我的机会。
   第二个层面:各班以年级德育实施体系所确定的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作为点,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划圆。在总目标下建立符合各班实际的分阶段、分层次的近期目标及长远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应当是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以此来检查指导行动,督促规划本班的各项工作,积小成大,创造性地逐步向阶段性目标、长远目标和总的共同目标靠拢。
   第三个层面:在班级按“点圆式”工作法规划好自身“圆”的大背景下,各宿舍结合实际,并依照点圆式工作法的理论指导,将自身德育工作的各个职责层面也进行切块定点。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第四个层面:在第三个层面的基础上,每名学生自觉地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需求,自我拟订德育生涯规划,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 “点圆”工作体系。在具体运作的过程中,每一名学生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在管理的同时锻炼了自我,在被管理的同时又受到了教育,不仅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而且还能够从中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既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德育成为“主体育德”的过程,又充分体现了点圆式工作法中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和活动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点圆式工作法》/ 相继厚著 .—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12
   (2)杨金铨.构建21世纪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机制的思想[J].中国高教研究,2001(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关于德育模式的理论探讨(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