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数字革命
未来受教育者关心的一切,包括未来经济社会的每一点有意义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数据。传统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常常用本学年本专业能够开设哪些课程和计划开设哪些课程来讨论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高等教育滞后于社会导致了怪圈般的所谓“结构性失业”。
将来,网络教育或许会更加关注潜在生源的“志向”与“兴趣”,更加有效地预测本市本国乃至世界经贸领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透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关教育机构可以把广大生源和社会的相关“教育信息”输入到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或通过其他系统来测定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课程和教育服务,随之开发这些课程和服务,因而网络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将更具有价值。
新教育集体:聚散随心所欲
传统的教育有着时空的限制,有明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经验(交流)的增加也基本上是依靠从那些随时间而凝固的、静态的书本中获得知识。在未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不分国籍与种族,不分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任何人都可以请求他人与自己一同分享经验与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可以组织起来讨论,然后解散,成为一种即时性的高效率学术沙龙或教育集体。例如,某人想转行从事幼儿教育,不用急着出去购买一本有关幼儿教育的书,他立刻上网并找到了3个像他一样有意从高校教师转行到幼儿教育的男子,并且发现其中之一已经转行并干了半年,因而从对方那儿获得了非常及时的经验。相比于阅读书籍,从经验团体中个人有时可能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书本通常只是针对普遍的读者而写作的。
学习为本:学习工作两不误
终身学习的传统概念是人们首先必须上学,然后工作,接下来是中止工作继续上学,继续教育与赚钱养家始终是一对矛盾,但这有可能因为网络教育的成熟而真正成为历史。
网络世界中的成年人不仅仅想挣到更多的钱,同时也想不断提高自己,但前提是可以即时学习,以学习为本。举个例子,某企业由于需求的不断变化,不得不改变现有的产品结构,尝试上一套新的技术设备。惟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网络世界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市场需求将会如何变化,并掌握新设备的相关技术,而不是在某一天吃惊地发现引进了一套不合时宜的技术设备,花了一笔不该花的“学费”。
传统上,董事长和经理可以让下属在业余时间或脱产去学习,而当老板们具有更好的机制来鼓励员工终身学习时,公司或企业自然可以更快速地前进,与市场的需求也更加一致——这些将增加单位对员工的吸引力。在一个生产效率极高的群体中,工作会使每个人都觉得愉快。数字化和网络化才刚刚开始,网络还只是一株幼苗,在21世纪,它将迅速地长成参天大树。上述设想,有的实际上正在变成现实,有的则只是一种可能性,也有的可能不会出现。但笔者相信,在多数中国人的有生之年,会亲眼看见网络教育超越学校教育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学校教育形式,如“班级”、“班主任”、“作息表”等等都将成为历史名词。网络教育能否取代传统教育,那是上一个世纪的疑问.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