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更加热爱大自然。《植物的‘分身术’》一课安排在春季也是比较合适的,因为现在大多数植物的繁殖在春季,例如“速生杨”的繁殖是近几年林业扦插繁殖最多的方法,一般在春季,我校的周围就有许多这样的苗圃,把学生带到这种场地,帮助林农进行扦插,既学习到了无性繁殖的方法,又锻炼了学生能力。《种子的萌发》的教学内容原来安排在春季较早的季节,学生做实验时,受温度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并且与农时不相符。我把这一课安排在春夏相交的时节,这是正是种大豆、玉米、棉花的季节,从田间播种到种子萌发,学生能观察到全部的过程,当5-7天后在带领学生走到田间地头时,双子叶的大豆、棉花;单子叶的玉米、高粱出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在讲解大豆、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很容易接受。
遵循新课标精神,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引领我们到校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
二、利用好特有的教学资源,躬身实践,培养兴趣,缔造探索研究型“小科学家”
教师是教材的二度开发者。我校在平原地区,学生对于石头的认识较少。在教学中,可以立足于课堂教学与课外的延伸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四年级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石头》这个单元时,正是冬季(12月5日左右),学生家都点上了取暖的火炉,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在学习完整个单元之后,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组织学生利用石灰石烧制石灰的探究活动,四年级共有71名学生,在两天的时间里,每人烧制2—3块石灰。并且下发了研究表格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