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三、 帮助积累知识
假如说一个孩子对某方面的知识发生兴趣,那就是说,他必然是已经接触了这方面知识,并且有所体验,感觉到它的有趣。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方面的知识是零,那么,他说对它有兴趣,则只不过是一句空话。是没有没基的,不可靠的。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发展,例如,阅读兴趣,需要以识字为基础,识字越多,可读的书的类别越多,范围就越大;学习历史,知道的历史事件越多,历史开象越多,对历史的兴趣可能越浓,参观历史博物馆将能帮助孩子积累这方面的知识。
四、 督促完成学习任务
兴趣是需要的表现形式,没有需要产生就根本不会有兴趣发生。给孩子提出需要守成的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到有必要去观察、思考,并寻求结果,则兴趣会伴随着发生。例如,让孩子惧十种树叶,做植物标本,但自己家的庭院里或宿舍楼旁边却只有五种树,孩子便只好到山上或公园里树叶,凑够十种,这个问题便能调动孩子对公园里或山上的各种植物的叶发生兴趣,树叶标本做好了,再要求孩子说明它们分属于哪些树,这些树有什么牲和生长规律,这样孩子便要进一步观察,并翻阅图书,惧这方面的知识,这可能促成孩子对某些植物方面的阅读兴趣。
五、 恰当运用竞赛方法
竞赛能激起孩子争上游的欲望。这种欲望会无形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让孩子一人埋头做题,他可能做一会儿就烦了,但如果适当穿插一些心算竞赛,则可能激起和保持孩子算题的热情和兴趣。父母和孩子,三人参加,第三次父母中有一个出题并兼裁判,一人同孩子比赛,十题一组,采用抢答方式,最后计分,看谁优胜。一组题算一盘,可比三盘,三盘两胜,也可比五盘,五盘三胜。又例如,语文作业中的由字组诩训练,也可以由父母同孩子比赛,每出一个字,看谁组词多,而且不限于两个字组的词,也可以是三个字,四个字,甚至五个字组成的词。例如一字,可以组成一旦、一行、一贯、一味、一律、一般、一瞬、一系列、一言堂、一马当先等。
六、 营造孩子兴趣的环境
要使孩子学得有兴趣,学习的内容必须贴近孩子的生活,方法也适当变化。同样是要孩子写一篇作文,甲家长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说:“今天是星期天,你必须写一篇作文。”孩子冥思苦想,无话可说,兴趣全无。而乙家长先带孩子到公园去游玩,让孩子说游玩的过程,适当地予以指点,再让孩子记下来,孩子兴趣盎然,文章便会写得有声有色。再如让孩子算一个月的生活费,也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等等。
第四节 培养孩子学习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情感既是学习的重要目标,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 以理激发情感
情感以认识为基础,只有哓之以理,才能动之以情。要培养孩子对某种事物的情感,首先要让他们狼心狗肺有关的知识,懂得有关的道理,知识越丰富,道理越深刻,感情就会越深厚。如,教孩子动物和植物的知识,告诉他们如果不保护动物和植物,生态就会遭到破坏,我们人类也要受到洪水、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侵害,激发他们的情感后,孩子就会觉得更认真、更自觉。
二、 以情激发情感
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感染性,要想使孩子感动,首先家长要感动。高尔基年轻时在一艘轮船上为厨师长念书,读到动人处,读者与听者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很认真、很投入地和孩子讨论学习问题,倾听他们的意见,将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 以行激发情感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和推动情感的动力。孩子们学会了一些字词,家长请他们读报;学会了加、减、乘、除,家长就请他们为家庭生活做一些小小的计逄,让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悦的心情。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巴金写的《春蚕》,说的是母亲养蚕的过程,赞扬了母亲勤劳、善良的品质。结合课文内容,家长可安排孩子做一些家务劳动,让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懂得每一位母亲的辛劳。美术、自然等学科更有许多孩子们可以实践的内容。
第五节 培养孩子学习毅力
毅力是指在明确学习目的情况下,克服和排除学习中的内外困难和干扰,以顽强的意志完成学习任务的品质。当儿童具有了这种品质以后,他们就不会因一时的困难而气馁,也不会因内外干扰而分心。人的认识活动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人的意志总是与克服各种困难相联系,并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学为重要。”从小培养和锻炼孩子的毅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教育孩子从小立志
教育孩子从小立志,“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坚强的意志源于崇高的理想”。家长可用古今中外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志向与坚韧不拔,终至成功的事迹去教育孩子,如,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一辈献身于桥梁事业,与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南京秦淮河上有一座文德桥,有年端午节游人为争看龙舟竞赛被挤塌了,许多人掉到了桥下,有些孩子淹死了。事后,家人就带茅以升观看倒塌的文德桥,茅以升小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撼,从那时起,他就立志要造坚固耐用的大桥,也由此语重心长了茅以升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崇高理想。
居里夫人为了提炼新元素,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做了一千多次试验,仅实验废物就上千吨,最后终于炼出了镭;再如,焦耳没有上过学,他的知识全靠自学获得,为了证明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使用种种方法,做了四百多种试验,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终于获得了热功的大量的数值;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沾满鲜血的利剑面前,临死还高喊:“不要动我的几何图!”要让孩子懂得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同时还要使孩子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社会责任感。为了贴近学生的实际,还可以用同龄人的榜样来教育孩子,如某某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可学习。
三. 鼓励孩子不断克服困难
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不断克服困难发展起来的,困难是培养孩子毅力的磨刀石。孩子学习上的毅力,也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形成的。有家长说:我要求孩子一年级总分在班级进入前十名,二年级进入前八名,六年级时要进入全年级前十名,设立这样的目标,让孩子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这个过程就培养了孩子的毅力。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其总是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些目标是否切合孩子的实际,是否属于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如果孩子不能达到这些目标,遇到的全是失败,毅力从何而来?二是部分的前几名,排第几位,受各种因素制约,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目标。正确的做法是,从具体问题入手,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断地给予他意志与情感的鼓励,“我知道,这道题你一定能够须知出来”,“不要怕,只要理解努力,深入思考,才答对了这道题,祝贺你”,让孩子从亲身的意志行为中尝到快乐。家长还可根据孩子特点,有意地设置一些困难,即让他跳一跳摘果子,激发他尽力跳起,从而培养战胜困难的毅力。
四. 引导孩子体验成功感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与他们是否浓度到战胜困难的成功感关系密切。孩子只有在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徨往复中,才能形成毅力。家长要以其自身的经验,启发孩子多种思考,教会一些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必要时,降低学习的难度和要求,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要知道,培养孩子的毅力,不只是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有的孩子学习有障碍,家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要求,使其获得成功,再逐步提高,也能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毅力。
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社会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面对这样不断变化的世界,不能以掌握静止知识的多少来徇自己的学习情况,关键在于会学习,不断地学习。家长要和学校教师一道研究孩子的学习过程,培养非智力因素,帮助他们总结学习经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习方法,它比学一点静止的知识重要得多。告诉他们学习是终身的事,活到老,学到老,把学习当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从学习中获得无穷的乐趣,做一个真正的现代人。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