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学习中的师生角色及师生关系(1)(2)
2017-08-18 02:06
导读:(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者角色 学生的学习者角色,是自教育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的,但随着时代的变更,人们对学生的学习者角色定位也产生了不同的认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者角色
学生的学习者角色,是自教育产生之日起就被赋予的,但随着时代的变更,人们对学生的学习者角色定位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在传统教育中学习者角色是一种唯一的、且是被外人强加的角色。具体预言,这是一种过分强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他主学习方式。在这种情境下,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作为知识的授受者,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学习。虽然也有许多教育家高举人本主义的大旗,鼓吹张扬学生的个性,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难以真正落实到整个教育过程中。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角色,则更为强调其成为一个自主(或自我调节)的学习者。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元认知监控学习和发现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能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不断挖掘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这种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自我激励、设置学习目标、独立进行研究、进行自我引导的学习、将新建构的知识应用到复杂的问题解决之中,并且还要监控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他们解决问题之后,他们也就学会成为一名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真正做到了学、思、行相结合。
(二)学生的合作者角色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学生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学习。由于一些问题的复杂性,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工作,在小组中,学生共享专业知识,共同处理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小组中,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与小组其他成员相互依赖,共同承担责任,相互交流想法,相互鼓励和沟通。小组协作活动的个体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和全班同学共享。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最终使学习者成为一个愿意。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而且能促进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提高。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三)学生的研究者角色
学生的研究不等同于严格意义的科学研究,虽然两者有相似的地方,但学生的研究活动更多地体现为探究的兴趣与过程。但是探究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各种活动,这又与科学研究相类似。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当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时,问题情境能够吸引并维持学生的兴趣,能使他们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期间,学生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他们识别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并努力探求、理解问题的现实意义。学生作为一名研究者角色,应了解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三、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师生的关系
一个学校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领导与教师、领导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关系组合。但在这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是作为学校中最基本的关系而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师生关系体现出如下特征:
(一)教师的权威逐渐由外炼转变为内生权威
R.克利弗顿与L.罗伯特在教师权威类型的研究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以教师权威来源的不同途径将教师权威分为两大类型,即教师的制度性权威与教师的个人权威。其中教师的制度性权威又分为两种:由学校传统决定的教师“传统权威”,以及由学校行政领导决定的教师“法定权威”。教师的个人权威包括两方面:教师的“知识权威”与教师的“感召权威”。我国有学者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高即教师“知识上位者”角色,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知识权威;身正即教师“社会法定文化代理者”角色,要求教师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象征权威。而操弄教师知识权威与象征权威的变量是教师的个人权威,它包括基于教师个人学识、专长的“知识权威”与基于人格魅力、同情心的“感召权威”。教师的制度权威包括社会制度赋予教师的“合法权威”与文化传统赋予教师的“传统权威”。在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权威更多地体现为合法权威与传统权威的层面,即制度权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社会制度赋予教师的高的“法定权威”经由低的“传统权威”的过滤,展现在学生世界的教师的象征权威已相当脆弱。因此,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师生关系更趋于平等,教师的权威由外在的制度性权威逐渐转变为内生的个人权威,教师对学生的刚性约束力大大地被削弱,而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权威及感召权威。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师生关系由“唯师是从”的专制型的关系转变为师生合作的关系
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教师和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需得到张扬。教育活动应该在师生之间,特别是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进而达到和谐。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师作为参与者,应逐渐抛弃师道尊严的观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自身实践需要和帮助学生处理问题的关键环节出发,身体力行,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做到教学相长。总之,在基于问题的学习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角色都发生了改变,同时师生关系也呈现出新的态势。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