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研究(1)(2)

2017-08-18 02:29
导读:二、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 信息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是一个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因此课堂环境下PBL的各种局限性也就显示出它在信息社会
 

    二、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

    信息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是一个资源极大丰富的社会,因此课堂环境下PBL的各种局限性也就显示出它在信息社会中的劣势。网络环境下的PBL利用网络打破时空局限的优点,将PBL的人群、资源、学习的灵活性大幅度扩大和提高。网络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想与联想记忆特点的、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这样便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因此获得极大提高。

    1、网络环境下的PBL的种类

    一般来讲,网络环境下的PBL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将网络作为学生获取和传送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学生在进行PBL时并不是完全在计算机环境下进行。这种类型的PBL,网络主要给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相关资料、与网络学习伙伴进行交流与讨论、网上咨询专家和老师用,但学生的学习成果报告可以多种方式表示,如网页,书面报告,口头报告,实物模型等;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也可采用多种形式,如网上讨论、面对面协商学习等,学习和教学的评价则主要由学生的任课教师完成。第二种为完全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的PBL,这一类PBL的所有环节都必须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当然用于开展这种PBL的教学平台必须具备学习管理模块、使用者界面设计模块、反馈设计模块、学习辅导工具模块、学习评价模块、问题设计编辑模块等部分。

    2、网络环境下的PBL所具有的优势

    (1)学习群体范围广阔。在网络环境下,进行PBL的学生个体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网络学习伙伴,这种网络伙伴可跨越地域的限制,学生可在共同学习过程中接触和了解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人群,这对促进人类多元化学习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另外,由于网络学习伙伴来源广泛,一个学习小组的每一位网络伙伴也许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思维层次,这样在进行共同学习过程中,小组的总体智慧水平与课堂环境下的PBL的学习小组相比显然会有所提高,这对提高小组的总体创造性思维是极具帮助的。(2)资源获取途径多样,资源内容生动丰富。网络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只要用户联入了Internet网络,就可以使用上面的各种教学资源。网络环境下的PBL,学生可通过搜索引擎查询到他所需要的资料,也可以通过给教师或相关专家发送E-mail,询问他所需要的信息,当然这种老师与专家并不只局限于他们学校或课堂的教师,他们可扩充到世界上任何一个相关专家与学者。随着动态网页技术逐渐趋向成熟,网络信息的交互性功能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学习者不仅在网络上可获得大量的学习资源,而且学习资源的形式也变得越来越生动、感性,学生在获取这一类信息时,不仅学习兴趣巨增,而且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为牢固。(3)群体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课堂环境下的PBL,指导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学生的任课教师,但在进行PBL时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还应是一个学习专家,问题求解专家等,而作为单个教师能力极有限,在指导学生时往往会觉得心有余力而不足。网络可以把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人们连接起来,因此利用网络进行PBL,教师马上由单个教师扩展成一个庞大的教师群体,学生可在这个群体中选择所需要的指导教师,而学生从这一群体教师中获得的指导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4)评价方式多样。PBL中学生的学习评价质量好坏主要由评价教师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课堂环境中的PBL,参与评价的教师主要是学生的任课教师,教师的总体能力有限,所得到的也主要以主观评价为主。网络将教师队伍扩大,学生可从各方面获取高质量的评价信息,同时利用PBL网络平台的学习评价模块的记忆功能可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有效与无效过程进行记忆统计,从而获得数量化的客观评价信息。

大学排名



    三、由基于问题的学习看中国创新教育改革走向

    PBL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思想,提倡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和排除困难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经过这种培养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将能自如应付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将自己迅速融入信息社会的发展大流中,因此,这无疑给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启示,从PBL的启示中我们可看到,要使我国的教育尽快适应信息社会的体制发展,我国教育应作到以下几个转变:

    1.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变;

    2.从重媒体应用的教学模式向重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转变;

    3.从重单学科分离教育向重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变;

    4.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

    5.从重行为主义理论指导教学向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转变。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PBL与我国的教育现实(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