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该学点语法知识(1)(2)
2017-08-18 03:11
导读:中学生是本民族成员中的一分子。他们既要遵循本民族成员运用语言的法则,更好地与人交流,也应该学习一些必要的、基本的语法理论知识,以便使自己
中学生是本民族成员中的一分子。他们既要遵循本民族成员运用语言的法则,更好地与人交流,也应该学习一些必要的、基本的语法理论知识,以便使自己在运用语言过程中更自觉地遵守语言法则,不犯或少犯违背语言法则的错误。因此,学习语法的重点应当是日常语言实践中必须遵守的语言规则、规律,而不是学习语法理论,即便学习语法理论,也是为了在语言实践中,也就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增强遵守语言规则的意识,用理论指导实践、服务实践。这是中学生学习语法的目的,也应是语法教学的目的。
我认为中学生学习语法知识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益处。
首先,中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有利于把握语言规律,把对祖国语言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中学生从小就学习字、词、句等语法知识,也进行说话训练,但这些都是感性的,还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材料的日益丰富。到了中学阶段就有必要引导他们对所积累的语言材料做必要的规范整理,从而自觉、主动地提高自己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其次,中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有利于使口语和书面表达更符合语法规范。中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对语言有理性认识,这只是学习语法的第一步,但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是把握规律,指导自己的语言实践,使口语和书面表达更符合语言规律、合乎语法规范,不犯或少犯语法错误,更好地表情达意。
再次,中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迅速准确地把握字、 词、句的意思,理解文章内容,这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阅读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有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在中学阶段如何进行语法教学我认为有三点应当引起注意: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第一、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端正语法教学的态度。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语言学家,也不是刻意向学生传授语法知识,更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了解必要的语言规律、习惯、法则,以便通过学习语法知识,指导学生的语言实践。
第二、中学语法教学要紧扣教材,以课文语言材料为例子进行语法知识教学。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是符合语法规范的语言材料,利用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语法教学,学生不会学得枯燥乏味,也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学习了必要的语法知识后,能够在学习课本的 阅读实践中,或者能在写作实践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并使之成为自己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学生就会在平时的说话和写作中不犯或少犯语法错误,并能辨别别人说话或文章中的语法错误。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中学语法教学的重点应引导学生掌握口语和写作实践中必要的语法知识,不能贪多求全,没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深入的语法知识教学,也没有必要进行长时间的过于集中的语法实践训练。要采取多种形式,灵活机动地进行语法知识教学和语法实践训练,不然,学生在学习语法知识过程中会感到乏味、厌倦,这就违背语法教学的初衷了。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法 教学是必要的,中学生应该学点语法知识。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