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通识教育──兼论我校通识教(2)

2017-08-24 06:18
导读:2.师资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师资跟不上的状况开始凸现,不仅教师增长的比例跟不上学生

2.师资状况不容乐观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学生人数日益增多。在产生规模效益的同时,师资跟不上的状况开始凸现,不仅教师增长的比例跟不上学生增加的比例,教师授课水平更是有待提高。大批年轻教师匆忙走上教师岗位本身就是“赶鸭子上架”,而他们所教授年级往往是正在接受通识教育的低年级,所授课程往往是通识教育的课程,教授尤其是知名教授一般不给本科生上课。同时,大学为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寻求企业当事者的垂青,力求使大学的运行贴近经济和社会,因而面向社会有余,追求高深文化和探索学术理论不足。在教学中,重术轻学、重应用轻理论的情况一直比较普遍,使得通识教育的开展往往困难重重。

我校实行学分制后,将通识教育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新设计了人才培养方案,专门设立通识平台课程和文理基础课程,力求合理、科学搭建学生的知识结构,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知识和人格基础。但由于通识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在很多方面重要性并不明显(如授课时间安排多在晚上和周末;实行大班授课,学生人数在70人左右;教材的缺乏;学生层次差别大;教师工作量的限制;课时费与专业课程并无区别;等等),教师上好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必须下很大功夫,如自己准备资料备课,新开的课程还要提供详细的教学大纲,从投入和报酬的角度考虑是不成比例的,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讲授通识教育课程,更别说有名师、大师、教授来讲。而根据教学任务又必须开出足够数量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单位就只有强行安排缺课、少课的青年教师甚至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讲授通识课程,哪里管得上教学质量。此外,大师、教授热衷于课题研究或只给研究生授课。如此种种严重阻挠通识教育的推行,培养创新型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教学与科研活动互不贯通,长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一所大学的岗位设置,当然最多的是教师岗位,也有专职研究岗位。但大学长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专职教学人员忙于上课,没有时间“充电”,学术水平一般;而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几乎从不关心教学问题。这种教学与科研泾渭分明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对学科前沿和发展方向的了解与掌握。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任命或加薪时,均以教师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为依据,教研论文不在此列,忽视教学研究及教学质量,其结果自然是教师们不可能开展对通识教育的深入研究。科研是一所学校实力的象征,但教学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通识教育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奠基石,教学与科研互不贯通的状况必须改变。

4.学生的实用主义至上观念制约着通识教育发展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越来越沉重的就业压力从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起就开始影响着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选择。学生为寻找所期望的职位,争先恐后地修习一些在现阶段直接用得着的热门专业或课程(每学期最火爆的通识选修课程往往是就业方面的课程就是例证),而教师为了迎合学生的需求,增加学生选修人数,片面地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强调实用性、工具性,这就必然导致课程开设过于功利, 学校选修的课程设置上体现不出学校对学生提出的期望与引导作用,理念性的课程难以凸显出来,大学教育的引导功能没有或很少体现,通识教育课程难以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对一般人而言,犹如远水不解近渴,因而不少学生对通识教育缺乏浓厚的兴趣。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被视为长线课程,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无视通识教育对人的发展和专业学习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因为如果只实施专业教育,不开展通识教育,那么高等院校就会成为培养普通工人的职业学校乃至训练手工匠师的作坊。其实,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通识教育犹如奠基,专业教育好似建楼;通识教育让人有灵魂、有眼光,专业教育使人有能力、会动手。作为一种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通识教育被许多人视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和最高境界。在经过基本教育和为职业生活做准备的专门教育之后,人们以一定的专门知识领域为基础,向外迅速汲取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加宽加深,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致变成专业的奴隶。

四、通识教育的完善途径

1.加强引导,将学校特色与选修课程结合

一所大学之所以吸引学生,在于其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口碑;一所大学之所以吸引优秀学生,在于其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校园精神,毕业生能获得很好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而这必须靠通识教育来完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已经形成了“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办学特色,是56个民族师生员工和睦相处、共同学习的生动写照,是通识教育的源泉。为此,要充分借鉴国内外大学的经验,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学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同时要加强选课引导,将我校学校特色与选修课相结合,使学生对学校及其历史有一个正确而客观的认识,使他们清楚作为该学校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知识,充分体现课程的引导性作用和特色。

2.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我们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工作环境,鼓励教师尤其是大师、名师积极从事通识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提高课堂教学的授课质量;一方面要注意到在通识教育中出现的“单打独斗”现象,加强开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与科研合作;此外还要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倡“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重视与第二课堂的结合,重视各类教学实践、各种学科竞赛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作用,并以学分的形式给予肯定,使学生拥有大量的选择余地,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能力与素质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

3.充分重视专家教授的参与,加强通识教育的管理

专家教授的参与将使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与管理步入规范化与专业化的健康轨道。因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既涉及到社会科学,又涉及到自然科学等各类学科知识的融合,对课程、教材内容与结构的适用性、发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而专家教授在这方面拥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及学术智慧、崇高的威望、高尚的人格,他们参与通识教育的讨论到决策的整个过程,会站在全校的高度,站在民族教育的高度,站在高等教育的高度,科学的规划,严格的论证,并在实施过程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此外,条件许可时还可以成立一个类似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等等的专门的机构来统一管理通识教育。

注释:

[1] 吕愉平. 创新──基础教育的灵魂[J]. 2004年福建省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大会交流文章

[2] 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77.2004.3(1)

[3]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 (1979). Harvard University. Report on the core curriculum. Revised, May 1979, P.1.

[4] Harvard Commission on the Objectives of A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 (1996).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224.2004.3(1)

[6] 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227.2004.3(1)

[7] 王定华.走进美国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P.235.2004.3(1)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浅谈无意识教育(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