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术教育在体育课中的应用是否有必要(1)(2)
2017-08-25 02:24
导读:( 1 ) 解决体育技术的动作示范及教学重难点 体育基本技术的学习通常是通过模仿、体验获取的。从小学至大学,体育教学中涉及的运动技术数不胜数,尤
( 1 ) 解决体育技术的动作示范及教学重难点
体育基本技术的学习通常是通过模仿、体验获取的。从小学至大学,体育教学中涉及的运动技术数不胜数,尤其是在新课标观念下的教材内容开发更具有多样性、广泛性、综合性,如民间体育项目(踩高跷、放风筝、键球等)、休闲运动(冲浪、沙滩排球、沙壶球、飞镖等)与新兴运动项目(攀岩、软式网球、独轮车等)的增设,是否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做出标准的动作示范?年龄较长的体育教师是否还需要完成动作难度较大、有一定危险性的示范?显然不现实。还有些动作关键是在空中完成,教师的示范又不能停留在空中,通过语言描述,不直观,缺乏感知认识,应用CAI教学,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既强化了教学重难点,简化了教学难度,又减轻了教师心理压力。
( 2 ) 解决体育集体配合项目及技战术教学
传统的体育集体配合项目(如武术、韵律操、小型团体操的队行变化等)及球类的技战术项目的教学,是体育教师工作量繁琐、教学效益低下的教材内容之一,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指挥学生路线、位置变化,与此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全局概念,对教师这种一一对应的行为是模糊的,只知道自己的运动,而不了解同伴的变化,难以达到协调、默契的配合。但通过CAI教学,可以直观、形象展示集体配合的全局情况,能将几节课的内容缩短到一节课中完成,增加了学生练习强度与教学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益。
( 3 ) 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与个性发展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是保证一堂体育课学习积极参与的前提。常规课一般靠教师语言(听觉)来激发学生兴趣,但如果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精彩镜头(融合视、听、感觉)制作成课件,加上精彩解说或教师导语,这样的情景将会深入每一位同学心间,积极踊跃的情绪将被激发,使所有学生都乐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实现快乐体育。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教材实施多样化、生动化教学是新课程观念所倡导的,也是传统教学方法不容易解决的问题。通过CAI课件制作,设计出多样水平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步骤,一节课中同时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 4 ) 实现教材资源开发,成果共享
CAI进入体育课堂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利用各种媒体获取新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方法,观赏体育比赛等,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将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进行快速反馈和交流,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策略。CAI课件的制作在新课改前提下力求向易操作、易交流、体现教学共性方向发展,设计的课件不再是为一节课所用,而是要体现教材与教学策略的逻辑性、连贯性思路,可以在网上让更多的教师运用、修改,逐步完善,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实现体育教师自行开发体育教学软件的功能。
( 5 ) 体育课运用CAI的局限性将得到解决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事物的矛盾性,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体育课中使用CAI有不足之处,但是有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第一,有关场地设备问题。据了解,在室内进行CAI课,也需要同样的准备过程。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大环境现在是电脑、网络的发展不够成熟的阶段,既然教育的方法能够与电脑同时应运而生,说明我们的教育是走在社会前沿的。其实,随着学校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学校的硬件配置在逐渐增加,各校都开始加大对设备的投入,有条件的学校均增加了室内场地,相信运动场馆的建设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象今天的塑胶运动场一样普及。其次,有的教师认为,新课标淡化技术教学,重视学生自主练习,因此不需要用多媒体对技术进行具体分析。笔者认为,新课标的确淡化了技术动作的教学,重视学生参与,但是,淡化是意味着否认吗?不!若不教技术动作学生知道怎样做吗?新课标的要求是对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规定不如传统教学大纲那样细致。由此,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有必要而且必须的。既然是必须的,那么,正确标准示范就会涉及如前所述的问题,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讲,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有必要的。第三,室外光线较强,对可视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这说明实际教学已经对电脑界提出了新的问题,并且为IT界提供了经济增长的新方向。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想出了很多方法来解决,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室内课的视觉效果,但课件本身的魅力也足让学生忘记那微小的遗憾了。我们教师不能因为电脑界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而阻碍或放弃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相反,我们教师更应该投入精力认真研究电脑、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