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寓教于乐(1)网(2)

2017-08-28 01:32
导读:3.2.3 教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讲课艺术 (一) 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
3.2.3  教师从自身出发,提高讲课艺术
(一) 态度随和,语言幽默
前苏联教育家米斯特洛夫说过:“幽默”是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态度随和,可亲可近,能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几乎所有的调查问卷都显示:学生欢迎风趣幽默的教师,而不是喜欢表情冷漠呆板,语言寡淡无味的老师。
(二) 因势利导,巧于点拨
    讲课是一种复杂的劳动,是一门神奇而又巧妙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捕捉时机,灵活而有分寸地因势利导,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数学教师讲解“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时,编了几句顺口溜:什么叫做同类?字母指数都一样。怎样合并同类项?字母指数不管它,只把系数来相加。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使学生在朗诵中很快掌握了课堂内容。
(三) 深入浅出,化难为易
    教学中教师如能选用一些引起学生熟悉,富有情趣的事例作比喻。可化抽象为具体,转微观为宏观,变深奥为简明。如某位数学教师讲解“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时,就这样说:“集合就相当于一个组合,如所有男生组成了男生集合,所有女生就是女生集合,大家一起组成二年级五班这个集合。”这样一说,使学生对“集合”这个概念很容易理解了,
(四) 多形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要象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创设的情景中,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教育,乐于接受教育是教学效果的前提。激发学生投入热情,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有助于让学生在不感到劳累,烦恼的情况下成充分发挥人脑的潜能,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亲临其境,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乐而不倦。、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五) 以乐促学,导之以行
    导之以行,这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使学生愿意行,乐于行,关键在于“导”,要设法在“导”字上下功夫,根据教材中不同的学习内容,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变教材的静态为动态,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教师要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如我上语文可时,要求大家背诵昨天学习的一首诗,我自告奋勇地先背一遍,并故意背错,结果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他们说:“老师也背不到啊!”我并不生气,就说“老师的确比不上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不过我有信心,在五分钟之内背到,并且比你们背得还熟。”孩子们不相信,就展开了与我的比赛较量,整个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这样,教师以跟学生平等的身份,一起争论,课堂上充满了和谐,民主的气氛,随时学生们在乐趣中进入探索境界,沉浸在无比的快乐之中。
(六) 以迷促教
谜语是我国民间一种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其短小有趣﹑轻松﹑自然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从小伙伴口中学到了猜谜。如“头戴尖尖帽,身穿厚棉袄,下田能干活,从来不叫苦。”猜一动物。“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猜一植物。在教学中,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些问题:如果将谜语与数学,外语,生物等学科联系起来,会不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兴趣?是不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此,我做了这方面的尝试,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一篇课文《荷花》时,我在一开始就问:“同学们,老师昨天看到一则谜语,猜了很久都猜不出来,你们帮帮我,行吗?”大家一听,哇,一下子来了兴趣,都叽叽喳喳地问:“什么谜语?” “什么谜语?”于是我就把那“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的谜语说了出来,同学们立即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在大家猜出谜底后,我顺利地开始了新课。这样不仅使学习气氛热烈,还使教学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3.2.4 寓教于实践,知行统一
    按照毛泽东关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知行统一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理性认识,有利于检验学生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的品德。
(一) 开展学习“尊长辈,习礼仪”活动。如为烈属及孤寡老人做好事,祭扫革命烈士墓,以表现他们对
烈士的怀念和敬仰,钦佩,对老人的爱心和尊敬。
(二) 学习“家务事,乐承担。”开展“看谁家务做得多”活动,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易学易办的事做
起,牢牢记住:“做人不求大,做事不计小。”
(三) 学习“惜校(班)誉,敬师长,爱学友,守规章”要求学生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孝顺长辈,为父
母分忧,并随时公布学习情况,让学生树立自豪感,荣誉感。
(四) 开展文艺主题活动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文艺节目,如表演唱﹑小品﹑舞蹈﹑独唱﹑诗歌朗诵﹑讲故事﹑合唱等,使学生在悠扬的歌声中激发感情,在琅琅的笑声中受到启示,在翩翩的舞姿中受到感染。
(五) 还可开展绘画写字活动
以书画艺术表达情和意,是一种思维创作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既可提高书画技艺,又可以通过评比,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促使学习成绩的提高。
(七) 写读后感。经常就所读的好书好报写出读后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使学生精神面貌起到
良好变化,荡涤了学生的心灵。
第四章 结          论
寓教于乐,对于做教师的我来说,深知它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至高的教学境界,说来容易,作起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来很难。
寓教于乐,对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一种愉快。父母或老师在轻松的气氛中施教,能从孩子的童贞里重新拥有久违的心灵纯净,孩子在没有威逼利诱的环境中学习,身心能得到正常健康的发展,并且能以尊敬而非恐惧的目光来注视大人。爱是要讲究方式的,“棍棒下出孝子”的古训早已过时,学会尊重和保护孩子的天性,这是现代父母及教师应该具备的观念和素养。
   育人的历程是艰辛的,也是快乐的,它不仅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实施教育和研究教育的过程,从中去观察,体验,记录和思考教育与学习的过程寻找教育与学习之间的联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们化为一种宝贵的礼物,而不是化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去负担。”这一至理名言我将永远记住,它将不断指导我去实践探索,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苦学变为爱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①《寓教于乐在国外》
②《寓教于乐,以情施教》作者:祁共心
③《怎样把学教好》主编:吴效峰 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
④《愉快教育之我见》光明网 江西省广丰县大石小学刘子杰著2002年5月21日
⑤《教师与幽默》刘全文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⑥《寓教于乐,提高讲课艺术》作者:张军 2004年5月1日
⑦ 《以谜促教》隆都中心小学 吴仁宇                         
⑧《师生合作寓教于乐》                       
⑨《论语。雍也》作者:孔子
⑩《二程遗书》卷十一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适应新课程改革(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