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对策浅探(1)(2)

2017-08-31 01:34
导读:4、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信息手段于课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初中阶段除了少数同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4、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要求教师熟练掌握并善于运用信息手段于课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初中阶段除了少数同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外,绝大多数学生(尤其是女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在这个基础上,迫切需要利用各种实物、图形、模仿各种实物的声音、形状,摸拟各种动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来说明抽象的概念和道理,达到理论知识的接受和同化,从而降低抽象思维过程中的难度和梯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教学,充分发挥信息、网络资源优势,以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开展形象化教学,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能力,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践、应用能力和意识。可以以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成果为参照,逐步建立包括网上讲课、网上作业、网上考评、网上答疑等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促使教师、学生通过网络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对教师技术教学手段培训和定期开展讲课比赛以及提供网络平台鼓励教师利用网络进行讲义下载、作业布置、课后答疑等活动,促进教师运用信息手段能力的提高。

  三、建立提高教师素质激励机制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启发教师自觉、通过精神激励的基础上必须从体制上采取有力机制,推动教师队伍整体提高。

  1、建立教师质量评估系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以教育对象的心理、知识和能力为出发点的学校教育必然是动态变化的,这就要求学校必须对教师教学水平、道德情操进行经常性的评估。从教书育人、德操品行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对改进教学、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直接意义。通过准确了解教育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为教师改进教学、深化改革提供依据。中小学教师质量评估系统应参照高等学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以教学目标或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对教学课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等不同层面进行评估。通过细化各类教学目标,采取由教育对象——学生按规定的项目和程序给任课教师打分等途径对教师教育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全面评估,使管理者收集大量信息,全面诊断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准确掌握教师队伍状况,根据教育发展和培养高质量人才的要求,对教学状况作出系统分析,判断教师教育水平优劣, 从而可以在科学的基础上,采取重大的教学改革及对教师奖惩等措施建立竞争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平衡,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改进教学工作,从而达到学校育人效益的最大化。

  2、完善教师院校培训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一变革对教师的知识层次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育活动是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因才施教的科学活动,需要教师具有理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还要具备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会学生学习能力,同时对教师的学历层次、文化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师在这方面存在缺陷。教师早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教师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需要进行专门培养和训练,有学问不一定就可以为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而以往教师在职培训只有一些进修学校和教育学院负责,且只在教材教法上的指导,这就不能从根本上给予教师理论上的提升。学校应该依托各类高等师范院校,建立起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体系。由于高等师范院校是创造知识和新的思维的地方,院校科研氛围浓厚,思想观念先进,教师只有在这里接受学术熏陶,才能提高眼界,更新思维。同时可以把教师在职培训与学历提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教师学习积极性,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理论素养,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3、搭建学校教师科研平台。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如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考评方式改革等许多复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要求学校管理者以构建一种学习型校园的理念找准教师成长的突破点,认清教学与学习、科研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聪明才智,为教师搭建学习、科研平台,营造教师学习交流、科研氛围,推动教师自己动手解决素质教育中的难题,为教师发展提供适宜土壤。教师在一起学习交流研究授课技巧、教学课程、教育理论等心得体会,达到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样,学校不仅可充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使有限教学资源得到优化,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还可通过教育开放式交流机制,使教师有机会和同行展开交流,共同研究,极大地提高学校知名度,提高学校办学效益,有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参考文献:

  [1] 王致和.高等学校教育评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袁晓建.论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交通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3] 张雷声.论“两课”教师的道德情操及其培育.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8期.

  [4] 刘德忠,李爱玲.点燃学生创新之火.教育艺术,2004年第8期.

  [5] 陈诚.小学社会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创新.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第9期.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走出花季的迷途(1)网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