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1.综合考虑外方合作者的资质和项目的市场需求。具体需考虑如下因素:首先,注重与国际上知名项目的合作以保证办学质量。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方式及对象,防止与一些不具备办学资质的学校签订办学合作项目,造成行政成本的浪费,危害求学者的利益。其次,应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以及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三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项目的开办应主要考虑让国内的学生有出路。再次,应考虑当地教育资源满足需求的程度、学生的入学水准以及家庭的支付能力等。引进国外项目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家庭有支付能力基础上的有效需求,学生所学技能及所获证书的市场需求情况,毕业生出国深造的种种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合作项目,大多数学校由于经费问题,不可能完全聘用外籍教师,许多课程仍需由国内教师担任。但由于国外课程的理念和体系与国内有很大不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有很大区别,因而对教师是个严峻的挑战,如外方强调课堂上师生、学生之间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参与讨论,不允许学生被动听讲。而我国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课堂上师生间直接积极的双向交流和思想碰撞,影响了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使用外方教材要求中国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既懂专业又有较高的外语水准。这些都要求在开办合作项目之初就注意采取一定措施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
3.课程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职业教育属于培养学生获得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所需能力和资格的教育,学生毕业后除少部分出国外,绝大部分主要在中国本土就业,因此,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等方面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有些课程内容或运行方式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否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存在困难。如全外语授课问题,鉴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有些地区、有些专业就显得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实现,可以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考虑哪些学科可以用中文,哪些学科可以用英文。各办学机构应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既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又立足于本国、本地实际,结合中国区域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努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
4.注重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中外方的合作目的一是出于长远的战略考虑,包括政治文化影响和未来的市场竞争,前者主要是政府行为,后者主要是以跨国公司为首的大企业行为。二是出于教育市场争夺,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因而,我们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应警惕外方有意无意的文化渗透而导致的年轻一代价值观的迷失,有必要提高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培育青年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