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其培养(1)(2)

2017-09-21 06:17
导读:三、培养教育机智 由于教师的教育机智涉及到教师对教育情境的整体把握及对教育活动的天赋敏感,因而教师的教育机智属于实践性知识的范畴,即按奥

  三、培养教育机智

  由于教师的教育机智涉及到教师对教育情境的整体把握及对教育活动的天赋敏感,因而教师的教育机智属于实践性知识的范畴,即按奥克肖特(oakeshott,m.)所说的,是一种不能完全用规则的形式表述出来、而只存在于使用过程中的知识。说教师的教育机智属于实践性知识的范畴,是因为教育机智不只是一些运用规律规则的纯属技术领域的可操作的技能,而且是由有组织的辨别、判断和行动的能力所构成的;这些能力深深地根植于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信念、价值观、态度及对实际教学活动的感悟、经验、体验之中,是难以用规则的形式表述出来。因此,教师的教育机智通常很难直接用语言传达给他人,在这里,“重要的是经验,但这里还要有某种匠心为指导”。这意味着,对于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机构来说,必须探寻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式。
  教师的教育机智绝不仅仅是教师先天的教育天赋之使然,而是教师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与教育环境中,经过磨练与感悟而逐渐获得的。“它是教师在精神上成熟的结果,是教师为掌握专门知识和养成与儿童交往的技能而做了大量工作的结果。”实际上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教育机智。这个事实本身即能说明我们所表达的教育机智能够培养的信念。之所以每个教师或多或少地拥有教育机智,就在于教育实践活动本身启发了他在特定情境中的应有行为。在这里,我们将以在前面对教育机智构成要素所作的分析为前提,仅提出一般原则性的建议,确立教育机智培养的基本思路,即通过诉诸于教育机留的构成要素,间接地来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
  间接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关键在于加强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训练教师的思维反应品质、提高教师对教育现场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丰富教师的教育实践经验。达到上述四个方面要求的可操作的方式就是为教师提供富有理论思维能力和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者和观察者,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分析。将这样一个操作方式图示起来就是:

  下面简要说明之。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加强教育理论修养,使教师真正有所知。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尤其要注重有关课堂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引入及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它们是教师教育机智得以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从知识的性质上,这些教育理论应当包括有关教育的事实性知识和规范性知识。教育理论的作用就在于告诉教师他所面对的是什么事实(包括影响事实的关键因素)及在此前提下他所能应该做的事情。前者为他提供适应情境的恰当判断的信息,后者则在于为他的判断和决定提供目的导引和可能行为的启示。为此理论学习不仅掌握有关教育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反思能力。
  训练思维反应品质,使教师能够有所悟。这里所涉及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开放性、敏捷性及思维的灵活性等。教师优良思维反应品质主要表现在:1.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全面系统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的本质。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广阔性。2.教师需要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及时而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这要求教师的思维必须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它具体表现为教师在特定的情境中对问题迅速、快捷地分析与处理,据以快速检索比较可能的行为方式,并将内在的结论以恰当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思维的品质是以对课堂辨别判断所得的材料为其核心,是课堂辨别判断力的基础。
  提高辨别判断能力,使教师能够有所择。辨别,即教师对自己的内在教育理论与教育情境的是与似所作的分辨和区别,其作用在于确定自己内在的信念和理论是否适应于当前的情境;辨别力,即一种能够看到内在主观意识与客观外在世界的差异以及看到对象和事态的细微之别的心理品质。它的前提是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在于确定依据自己的信念和理论而实施的行为对于当前的情境是否恰当和妥帖。其基本的信念就是,坚持应为的目的,对当时的情境采取应有的方式。判断的困难之所在正在于所施行的方式是否为“应为”。辨别判断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富有理论思维和实践经验的课堂观察者来进行。观察者的作用在于作出理性的课堂分析。他以逆推方式即从教学的结果出发来提示当前情境中已出现的线索和暗示,再反转过来指出可采取适当行为。在此将线索、线索的意义(行为者对此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也正是这些不同的理解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无限的趣味性和创造性之发挥的机会)、根据线索意义而作出的行为反应、行为的结果联系起来,构成教师特定课堂行为的一个完整的流程。这种联系起来明晰化的东西,有助于教师的判断力、反思力的培养。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注重教育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有所行。加强教育实践锻炼的目的在于获得对教育实践的感性认识和教育经验,积累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下可能恰当的行为模式,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一种暗示和备择的操作方式。这里重要的是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经历的或多或少的事实。这些曾经历过的事实对于教师后继的活动具有不可避免的暗示性和提示性。但是事实要变成经验,则必须通过教师的思虑,并根据教师的特点进行分类、概括,从而变成一种能对教师的教育活动进行指导的内属于教师自己的准则,变成教师对待教学活动的价值观态度及灵活处理特定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信念。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过去某个情境中针对某个事实的行为准则化。它是教师较为经济有效地处理类似问题的一种隐含的操作方式。为提升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在有意营造的教育情境中,自觉地整理从事实中产生并且由于事实而得到升华的思想。

参考文献:

  [1]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
  [2]董小玉,等.教育机智浅谈[j].中国教育学刊.1995(1).
  [3]查啸虎.教育概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年.
  [4]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6]赫斯特.教育理论[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7]и·a·贾雄编,诸惠芳等译.教学教育技艺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