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1)(2)
2017-11-06 04:17
导读:要进一步把握校训的内涵,还要对我国大学校训进行现实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的校训都具有以下共同的要素:第一,校训具有独特性和简短性等
要进一步把握校训的内涵,还要对我国大学校训进行现实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不同的校训都具有以下共同的要素:第一,校训具有独特性和简短性等特点;第二,校训具有导向和激励等功能;第三,校训要求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第四,在实践上,校训就是一则行动指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校训下这样一个定义:校训是一所学校依据自己的办学理念而制定的鞭策和规范全体师生行为的简短言词。
2.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析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具有特色的并为大家所认同、追求、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传统和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它是大学文化的精华。”要塑造高校独特的大学精神,可以在大学校训上做文章,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所谓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就是指大学校训能为高校师生的行动确定方向,将整个高校的生活由复杂的、多面的、漫无目标的行为有效地纳入到统一的、明确的教育目标上来,使之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有序前进。“校训是办学理念和育人要求的高度概括,是校风、教风、学风的内核,是
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一所学校的特点和风格,同时也反映着时代、地域文化积蕴和精神;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牢记心头,时刻遵守厉行的。”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应该主要包括理想信念导向功能、培养目标导向功能、行为准则导向功能等。从我国目前大学校训所表述的内容来看,有的校训这三种导向功能兼而有之,有的大学校训则侧重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路径选择:一种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