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与现代多媒体教学(3)
2017-11-12 02:12
导读: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包括哪些主题,需要哪些学习资源。确定学生的作业任务和预期达到的结果。 3. 4教师是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从繁重的、重
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包括哪些主题,需要哪些学习资源。确定学生的作业任务和预期达到的结果。
3. 4教师是研究者和学习者。教师从繁重的、重复性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工作,探索在新媒体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师的角色应由“教书匠”向研究型学者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家。教师还要不断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学生高层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概括出不同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学习课程中常出现的疑点和难点,为设计制作多媒体教材提供资料和数据。同时,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因为当今时代,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其变化是日新月异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要不断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特别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学习,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面对多媒体网络教育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挑战,我们要适应角色的转换,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对新技术,不回避、不排斥。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用好新的技术,组织好教学。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化。
4现代多媒体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现代科技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素质教育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4. 1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学习。由于先天的差异,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人的天资和个性都存在差别。据资料表明,每个人的智力存在差异,教育者不可能把每一个学生全部教成无差异的优等生。因此,要通过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有效的开发。教育者既不能忽略差生,也不能压抑尖子生,要分门别类,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教学,使他们都得到健康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在大班教学条件下,注意到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有效地开发潜能,确实有相当大的难度,但是多媒体教育适合于个别化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学习进度或学习内容的难度加以调节控制,也可以通过重新播放课堂教学中没有掌握的内容,以便得到复习、巩固和提高。这不仅解决了个体差异需求问题,同时也培养了自学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获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 2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多媒体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应放在首要地位。尽管学校都十分重视德育教育,但是德育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有社会原因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德育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多媒体教学对于思想教育有着非凡的魔力。如在德育教学中,根据需要可以选放《英雄儿女》、《邱少云》、《董存瑞》、《百色起义》、《雷锋》等影片和大型的贩灾义演的晚会的录像等,都是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革命英雄人物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一幕幕地、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学生所受到的教育是不言而喻的。只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所选事例具有典型性、思想性、启发性和针对性,哲理明确,能告诉学生美与丑、善与恶,能使学生的道德体验不断深化,从而对事物就能认识快、理解深、效果实。第二,多媒体教学能开发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这五个基本因素有机的结合。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有些人认为聪明的孩子就是智力好,它是先天的。而实际上智力包含着先天因素,是在遗传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发展而成的。非智力因素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在应试教育模式里,多采取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忙忙碌碌地记,对教学内容来不及想象和思考,只是机械地、被动地学,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肤浅的印象或干巴巴的知识,不久就会遗忘。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提高学习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在解决教学中教师难以讲清楚、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