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2)
2017-11-14 04:41
导读:农村初中学生现代心理素质是具备以竞争与创新为主的,主动迎接挑战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抗挫能力。抗挫能力是人们对外界压力的适应
农村初中学生现代心理素质是具备以竞争与创新为主的,主动迎接挑战的心理品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抗挫能力。抗挫能力是人们对外界压力的适应能力,或人们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抗挫能力是竞争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在不利的环境中或遇到困难、失败时,始终能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平衡的心态,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正确的态度去面对环境的压力,主动向挫折挑战,勇敢战胜挫折,保持正常的心理活动,从而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2、坚强意志。坚强意志是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成就事业的重要保证;更是现代心理素质的突出表现、是一种勇气。初中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阶段,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有进取心但有时往往有始无终。因此,培养初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力尤为重要。
3、冒尖精神。敢为人先、敢于冒尖是一种勇气,是具有强大精神力量的表现,更是现代心理素质的表现。一个人如果具有了冒尖精神,那么在自身奋斗过程中就不会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靠自己强大的勇气和信心做出冒尖的成绩。
4、竞争能力。竞争能力是现代心理素质的关键。培养具有竞争精神的人才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具有竞争精神,才能激发个人的潜力,调动自自的积极性,在学习中敢于冒尖,在困难面前不灰心丧气,勇往直前,不断攀登,从而促进个人进步,增强自身实力。
5、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现代心理素质的核心,创新思维是创精神的重要内容。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五大特征。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才能适应现代化的要求;才能以不断地创新来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三、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由于农村初中学生有着家庭环境、年龄特征、个性心理的不同,所以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探索培养初中学生现代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更需要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美丽的心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1、在农村中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的技能技巧,提高应对挫折与挑战的能力。
2、优化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
每个人都有受到他人肯定和尊重的心理欲望,初中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弱点和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需要教师用“放大境”看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及时地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信心。并以此作为他们自尊自信的支点,从而逐步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需要教师助学生正视缺点,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3、锻炼坚强意志
第一、讲解有关意志锻炼知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初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可塑期,往往做某些事情三分钟热情,有始无终。因此,各科教师尤其是
政治课老师要注重讲解有关意志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意志是人行动的强大动力,是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成为生活中强者的必要条件,锻炼意志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还有明确的锻炼目标和计划。
第二、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能意志的锻炼。表现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尤其是长跑,这是最能锻炼人的毅力和耐力的活动。
第三、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不足,明确目标,及努力的方向。这就需要学生在订立目标时,不能太远,要切合实际,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或改变,从而增强成功的体验。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