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1)(2)
2017-11-16 03:07
导读:应当说,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以来,虽然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但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也有很多的实际应用案例
应当说,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进西方管理会计以来,虽然在企业中的应用并不理想,但我们还是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也有很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这些经验和案例应当充实到我们的管理会计教材和教学中去,使我们的管理会计教学素材中国化,这非常有利于我国管理会计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西方管理会计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基本内容体系未有改变,这些内容主要包括成本习性分析、传统成本计算(全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分析(含销售、成本、利润、资金预测)、决策分析(含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全面预算、标准成本制度、责任会计等。然而,众所周知,在20世纪50年代管理会计形成以后,管理会计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表现在战略管理热的出现、服务业的兴起、全球化的竞争、信息技术的进步、制造环境的发展(包括适时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作业基础管理(ABM)的产生等。由于环境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传统管理会计)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与企业管理的相关性。对此,美国著名管理会计学家H﹒托马斯·约翰逊和罗伯特·S﹒卡普兰在他们1987年合著的《相关性消失了: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进行了说明。从本书和其他有关的资料,李天民教授(1988)整理归纳出传统管理会计的三大局限性:视野狭窄、观念陈旧和方法落后。笔者(2002)也曾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进行过探讨并将其主要概括为两点,即“上不着天”(指传统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无关)和“下不着地”(指传统管理会计没有以作业为基础)。
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西方管理会计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新的发展,这些发展包括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作业成本管理(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战略管理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以及目标成本法(target costing )、改善成本法(kaizen costing)、全生命周期成本法(whole life-cycle costing)等。另外,管理会计在服务业中的应用也受到高度重视。但客观地讲,我国《管理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基本上仍仅涵盖传统管理会计的内容,并主要以工业企业为应用对象。因此,我国管理会计教学内容急需现代化。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管理会计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就是在继承传统管理会计内容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管理新的需求和管理会计的新发展,重新设计整合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甘永生
关于博士
研究生学位授予中要求发表论文规定的思考
如何利用教练员与队员关系来促进体育成绩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