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基础教育课程实施若干问题辨正(1)(3)

2017-11-30 02:19
导读:新课程强调,如何使用教材——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这是区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尺。“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体征,“用教


新课程强调,如何使用教材——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这是区分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标尺。“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体征,“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因为,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中的一种。从新课程的初衷出发,“用教材教”首先是“用”,而不是抛开教材另搞一套。教学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教材。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是合理利用教材,而不是忽视教材、脱离教材。从这个意义上说,像上述案例中提及的这类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处理教材时,应该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多元价值,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的区别,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四:强调探究性学习是否就意味着接受式学习已经过时?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过程的发现性、研究性、体验性。这种变化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片面理解与强调这种方法将可能造成一种假象:即一切知识都应该通过探究的方式获得,探究才是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唯一途径。

案例: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让学生探究“岩”字怎么记,学生说“岩”是上下结构,上面“山”字头,下面是研究的“研”去掉“开”。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上面是灿烂的“灿”去掉“火”,下面是研究的“研”去掉“开”;老师说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说上面是岁月的“岁”去掉“夕”,下面是碉堡的“碉”去掉“周”……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教师的课程意识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市场供给与中外合作办学
上一篇:作文教学三论(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