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性心理的特点与教育(4)
2017-12-13 01:52
导读:(三)遗精和痛经。调查发现有一部分男青年对遗精有不正确的认知和心理反应,他们在每当出现遗精现象时,就感到不安、苦恼、困惑、羞愧和恐惧。其
(三)遗精和痛经。调查发现有一部分男青年对遗精有不正确的认知和心理反应,他们在每当出现遗精现象时,就感到不安、苦恼、困惑、羞愧和恐惧。其实,遗精是男性青年性成熟的表现和未婚男青年的正常心理现象。因为男性进入青春期后,睾丸就开始造出精子,到18-20岁左右达到高峰,“精满则自溢”。
有些人由于某种错误认识,往往引起不良的心态而影响其情绪和健康,甚至产生严重后果,现实中曾有青少年因恐惧遗精而切断阴茎或轻生的。
因此,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正确认识遗精现象,顺其自然。一旦发现遗精,要及时清洗,保持卫生。多参加文体活动,使生活丰富多采,但不要看色
情书刊、录像,减少性刺激。如发现遗精过于频繁,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月经对于青春期性成熟的女性来说,是一种周期性的正常的生理反应。一般来说,少女在月经期间,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盆腔充血、激素分泌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不适应,有些女性可能有轻微的下腹及腰骶部沉坠感、腰酸、轻度腹泻或便秘等;有的还有易疲劳、烦躁、情绪不稳、头晕、乳房肿胀等感觉。但一般不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
有些女性有痛经反应。痛经在生理上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功能性痛经,另一种是器质性痛经。这后一类可能是患有盆腔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移位所引起等。
痛经的原因还有的是心理因素。一般来说,女性月经期间,常常出现情绪不稳,如爱发脾气、容易冲动、忧郁和心烦意乱等。上述情绪与内分泌活动有密切关系。当情绪干扰了内分泌系统的生理机制的平衡时,就会出现痛经反应。特别是初来月经的少女,由于无知和情绪上不能自控,可能会经常出现“经前紧张症”,再加上生殖系统尚未成熟而带来的胀痛和不适感,于是形成一种消极心理定势,认为来月经就是疼痛的,所以当月经来时,真好像疼痛明显地加剧了。
中国大学排名 对于有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应当及早求助医生,对于偏重于心理因素造成的痛经,要从以下几方面注意:一是学习经期卫生知识,了解自己经期规律和特征,打消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二是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月经期可有意回避一些矛盾,以减少刺激,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能控制自己,或是去听听音乐、看看
电影,或从事一些令人高兴的活动;三是注意多吃些豆类、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这样不仅可缓解痛经,对身体也有好处;四是必要时可使用些药物,如“痛经栓剂”等。
五、促进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
加强青春期的性教育,是促进男女青年性心理卫生的重要途径,由于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心身统一体对外作用的,所以对性的适应也是整个人格的适应。青年一代性适应、性心理的健康状况是否良好,不仅关系到广大青年性心理的塑造和奠定健康的性心理的基础,而且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问题。
(一)加强性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性教育是一个禁区,经常出现“谈性色变”的局面。其实,“食色性也”,人的性欲是一种自然属性,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性教育不只是性的教育,而且是人的教育,文明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认为目前我们对性健康的宣传与教育,可能是标志着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最后一块封闭领地的开放”。
性教育对处于青春期的广大男女青年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性教育,可以使他们懂得一些性的知识,正确对待青春期出现的一些性生理心理现象,对性欲冲动保持理智的态度,使他们学会保护自己,调节自己,爱护自己,发展和完善自己,更好地防止在成长发育期间产生性生理疾病和性心理障碍。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恋爱婚姻和终生幸福,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社会的角度看,性教育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性道德,防止性罪错、建设性文明也有普遍意义。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在我国一般把青少年的性教育又称作青春期教育,教育的内容概括地讲大体有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和性道德教育,具体包括德、智、体、美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