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未来的(2)
2017-12-23 01:39
导读:德鲁克是以“知识”为轴心来划分时代的。他把近代看作知识的时代,并以知识为主导因素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及其现实的发展作了理解。他认为,
德鲁克是以“知识”为轴心来划分时代的。他把近代看作知识的时代,并以知识为主导因素对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及其现实的发展作了理解。他认为,要理解人类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
德鲁克指出,仅仅几十年前,每个人都“知道”,资本主义社会之后肯定会是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情况不一定是这样。同时,发达国家正在走出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这一点在苏东剧变之后才变得十分清楚。尽管这一事件不等于整个“历史的终结”,但它的确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一种历史的终结,即一种为世俗宗教——他称之为“社会拯救信念”——支配了250年的时代的结束。但是,这种时代和历史的终结并没有壮大资本主义,同时还在逐渐废弃资本主义。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在迅速地为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社会所取代。它就是后资本主义社会。
后资本主义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德鲁克给我们描绘的特征是:第一,在经济机制和社会结构方面。自由市场成为惟一被证实的经济一体化机制。资本主义的机构将继续存在,但有些机构,如银行,可能会发挥完全不同的作用。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心——它的结构及其社会和经济动力、社会阶级和社会问题——与支配过去250年的那些问题的重心不同。
第二,在政治结构方面。我们已经从具有400年历史的主权民族国家转化为一个多元的政体,其中民族国家将不再是政治一体化的惟一的单位,它只是后资本主义政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仍然是一个关键部分。在这种“后资本主义政体”中,跨国的、地区的、民族国家的结构与地方的,甚至部落的结构既竞争又共处。
第三,在财富的创造方面。基本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或“劳动力”,而是知识。创造财富的中心活动将既不是把资本用于生产,也不是“劳动”。现在,价值由“生产力”和“技术创新”来创造,而这两者都将知识应用于工作。知识社会的主要社会群体将是“知识工作者”,就像资本家知道如何把资本用于生产一样,他们是知道如何把知识用于生产的知识经理人员,是专业人员、知识雇员。可是,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员不同,他们既拥有“生产资料”,又拥有“生产工具”。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尽管在描述后资本主义社会时,德鲁克显得处处都有“根据”,但是他也承认,后资本主义社会将用一种价值观和
美学概念的新的两分法来划分。关于后资本主义社会,我们知道已经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我们也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人们常问他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在他看来,对于20世纪的任何一个幸存者来说,成为乐观主义者都是愚蠢的。他甚至认为,没有一个“后”时期是持久和长命的。他所论述的这个“后”资本主义只是一个过渡时期。未来的社会将是个什么样子,取决于发达国家——它们的知识分子领导人、工商业领导人、政治领导人,但首先是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对这个过渡时期、后资本主义时期的挑战作出反应。
三、沃勒斯坦:资本主义全球体系处于崩溃中
沃勒斯坦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中,是世界体系理论的著名代表。早在20世纪80年代,他就曾经因预测全球化自由市场经济已经走入绝境、2025年会出现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秩序”而受人瞩目。“9·11事件”重新挑起了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未来这一话题。为此,他接受了《天下杂志》的专访,谈了自己对资本主义未来的最新看法。
总的来说,沃勒斯坦仍然坚持自己以往的看法,即认为自由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正在走向解体。在采访中,沃勒斯坦特别强调“世界体系”将要解体。这主要有两条理由。其一是在未来资本主义体系中,所有人的利润都会越来越薄,这是资本主义体系结构先天就有的限制,不是任何人做什么就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发展具有先天的限制。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看到,政治方面也在衰退,即国家的作用越来越弱。因此,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因所得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不满。这要在过去,是可以让人们相信,通过政治活动能够改变这种境况。它实际上是一种让“人民”稳定的重要力量,即让人民“相信”未来社会将比今天更好。但是,近20—30年来,全世界的人民逐渐丧失了这种“信心”。再加上全球的企业都发现,赚钱越来越困难,资本家也开始不满,大家都越来越失去了耐性。因此,他说:“经济加政治压力,自然造成我预测的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