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初探(3)
2017-12-28 06:50
导读:回校之后,他又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写一篇同题作文,或 记叙文 、或 说明文 、或 议论文 。这一活动前后进行了五种训练:一是登山体能训练;二是意
回校之后,他又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写一篇同题作文,或
记叙文、或
说明文、或
议论文。这一活动前后进行了五种训练:一是登山体能训练;二是意志磨练;三是培养了同学们登山下坡互相扶助关系他人的品质;四是语文知识的复习和运用;五是饱览了家乡绚丽多姿的大好秋景,以自己的观察所得,以自己之口,以自己之手来赞颂描绘家乡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德育活动其实是一种训练,他既可以把知识学活,激发学生爱学习的深厚情感,又可以锤炼其道德品质。
时下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教材教学线、实践教学线开放型双线教学,提出研究性学习,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拓展,关注社会问题和自我发展,要求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这位老师的做法不是很发人深省吗?
(二)人际交往性的德育实践活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学生的人际交往也越来越具有复杂和深刻的特点。学生通过人际交往性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人际交往的道德行为规范。在交往中,他们学会关心、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对自己负责和对他人负责。学会与人相处等做人的准则。更重要的是通过交往、学生学会评价他人,能够用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来对照检查自己,从而克服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对自己有了更客观、全面的认识从而形成了正确的
自我评价能力。对青少年来说,良好的交往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经常率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老师们说起学生的进步和变化,总是非常感慨侃侃而谈:孩子们经常到社会、到野外去,会遇到各种困难,诸如自带饮水食品、行李工具,负重出行,长途跋涉越岭登山,有时粮水不继还要受渴挨饿,但他们咬着牙坚持下来了。从中磨练了学生意志,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校内野外进行科技活动,需要合作完成,上岭下坡相互扶助,增强了他们集体观念,团结互助关心他人的精神得到发扬。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与人交际、口头表达能力。某小学参加各种科技小组的学生几乎占到全校学生的一半,他们经常要走出
校园,到野外奔波,在街头巷尾宣传,这就大大增加了他们与人交际的机会,上至科学家、市、区领导,下至平民百姓,都经常会见,着实见过些世面,从而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交际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社会公益性的德育实践活动。社会公益性活动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手段。如手拉手互助活动、为希望工程募捐活动、青少年志愿者活动。这类活动教育学生懂得从小要为社会、为国家承担一份责任,应尽一份义务。在助人中体验服务的快乐,在奉献中培养无私的精神。学生从中不仅获得了人生意义的感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则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说、学、做合一,知行统一,对以往说与做两张皮的现象,具有特殊的批判和修正作用。
某一矿区原来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当地小学组织师生实地了解写出
调查报告,反映给矿领导,引起高度重视,不久修建了该地有史以来的第一批垃圾站,有效地改变了该地的环保卫生状况。北京的珠穆朗玛峰??灵山脚下的清水镇人民的生活好了,家家青堂瓦舍,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可废弃物品生活垃圾却往外河滩一推,顺着马路牙子倒了下去,久而久之,109国道南侧垃圾堆积如山,再加上旅游线路的开辟,更使这一地区的环境污染日甚一日雪上加霜。清水镇是北京的西大门,又是灵山旅游区、百花山旅游区、龙门涧旅游区的必经之地咽喉要塞,脏、乱、差的环境既有碍观瞻,又影响旅游事业的发展,所以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清水中小学学生和清水人民一起,团结奋战,终于清除了109国道一侧的垃圾山,再现了该地山青水秀旖旎风光的本来面目。
学生参加这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社会,学生们为自己小小年纪,用学到的知识为当地发展献策出力小试身手,发挥个人潜能而欢欣鼓舞,这正是爱国爱家的具体体现;向别人宣传环保,首先要从自己做起,这样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