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小学教师教育的挑战与抉(2)

2018-02-08 03:55
导读:1.生源素质下降。这虽然是一种很平凡的关切,但决不是平庸的赘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大降低了人读大学的门槛,满足了大多数人继续深造的要求,

  1.生源素质下降。这虽然是一种很平凡的关切,但决不是平庸的赘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大降低了人读大学的门槛,满足了大多数人继续深造的要求,对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意义是无庸讳言的。高等教育由精英走向大众的征程中,其生源素质的构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满足更多的中下层次学生入学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但生源素质的整体水平下降是情理之中也是无须掩饰的事实。对于专科层次的普通师范院校来说感受更为强烈——这类学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原来承担小学教师培养之职的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基本上都是优秀拔尖的学生应考;而现在纳入高等学校专科批次招生录取以后,是同类学生的最低层次报考,生源素质的落差是极为明显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市场经济的初始推行,高等师范院校招生陷入低谷,尽管国家采取适当降分、提前录取、优惠补助等政策仍难以凑效。如今师范教育整体局面已大为改观,教师地位、教师职业吸引力大大提高,但小学教师教育由于其办学主体层次的低下性,又无特殊的照顾手段,难以吸引到优质生源,生源素质的下降无疑对质量保障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
  2.就业市场挤压。由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有效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政策厂适龄入学儿童人数有渐次下降的趋势,使得对小学师资的需求比例减少,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据《北京青年报》 2003年12月29日报道,北京市目前中小学教师还缺 3000多人,但师资状况基本上是小学超编,初中持平,高中缺编;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小学生人数将由 1998年的805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517万,降至2010年的500万。相应地,小学教师的需求量也将由1998年的36万迅速降至2005年的23万,2010年的22万。届时,除去自然减员外,小学教师将过剩8万多人。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由此可见一斑。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促进教师专业化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开放型的教师教育、教师来源构成多样化的重要的制度体现。但在目前教师资格证书的实施还存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会干扰正常的教师人才招聘市场,从而也使小学教师教育的就业形势更显严峻和拥挤。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再之,—些师范大学本科生(非小学教育专业)甚至研究生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也会“俯就”小学教师行业,而这种可逆性(指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到高一层次就职)却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小学教师就业市场这块本来不大的“蛋糕”经多方分割,无疑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空间愈显逼仄局促。
  3.学科地位边缘。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的运行系统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而是在高校学科趋向多科性、综合化的发展生态中被挤入学科的边缘,成为高校学科群体发展的附属和陪衬。同时,在教师教育从独立定向走向开放多元的今天,师范教育正处于急剧转型之中,学科规制模糊不定:如关于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混合培养”还是“阶段推进”,尚处于试验和论争之中;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规格是“全能型”还是“分科型”,也存在长期的范式之争。由是观之,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地位由于其本身的学科逻辑的不成熟而难以在高等学校的多学科环境中得到彰显。
  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滞后也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国家标准,还是学位教育的《学科、专业目录》,在一级学科“教育学”之下,与幼儿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相并列的是普通教育学,初等教育学并没有正式的学科地位。直到教育部最新的学科和专业分类才在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学”之下设立了中等教育学和初等教育学两个三级学科。为此,加强初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大初等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开放、交叉和整合的力度,建立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形成学术共同体,促进初等教育学的课程开发和教师队伍力量的提升,是保障小学教师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上一篇: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促进班级管理工作上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