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入世新形势(2)
2018-02-09 03:35
导读: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围绕陶瓷市场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更新学科教学内容。以拳头专业----陶瓷雕塑专业
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围绕陶瓷市场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不断改变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更新学科教学内容。以拳头专业----陶瓷雕塑专业为例,80年代初期,由于陶瓷业以生产日用陶瓷为主,传统瓷塑为辅,该专业开设素描、国画、色彩、书法、陶瓷工艺学、传统瓷塑(佛像塑造)、日用陶瓷造型、瓷彩、打模、烧成等主干课程;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陶瓷业逐渐以生产销往欧美的小工艺品为主,该专业开设素描、速写、陶瓷工艺学、西洋人物雕塑、动物雕塑、浮雕、创作设计等主干课程; 90年代中期开始,陶瓷企业逐渐增加树脂工艺和蜡工艺,且比重连年提高,该专业适时增加树脂雕塑与创作等主干课程。同样是素描,早期是为传统瓷塑服务,故强调明暗;后期是为西洋人物塑造服务,故注重结构。同样是陶瓷工艺学,早期策重为日用陶瓷服务;后期则策重为工艺陶瓷服务。总之,每一课程的开设与停开,每一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变化,都是以不同时期陶瓷企业对具体岗位技术人才的规格要求为依据,并保持适度超前。
3.与陶瓷企业联合办学。所有专业均与陶瓷企业联办,建立契约关系。陶瓷企业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现状与预测,提供学生见习、实习和假期勤工俭学的方便,择优录用毕业生。如泉州冠福陶瓷集团,委托学校开办职业经理和财会电算化二个专业,为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培养分公司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企业在招生前以契约形式承诺录用全部毕业生,参与整个教学计划的制订,监督教学计划的实施。学校开学时就组织学生参观企业,企业有重大活动就邀请学生参加,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还聘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客座教师,莅校介绍企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为适应企业对高层次陶瓷雕塑人才的需求,从1998年起,我校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联办陶瓷雕塑研修班,从毕业生中择优入学,由清华美院的教授、博士到校授课,该班已为企业培养120余名高级样品设计人才,深受陶瓷企业的欢迎。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二、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运行机制
(一)以人为本,通过竞争培育高素质师资队伍
要把学校办成名牌学校,就要有名牌专业;要有名牌专业,就要有名牌教师。名牌教师必须在竞争产生。为了培养名牌教师,我校多管齐下, 努力营造产生名牌教师的竞争氛围。
1.全面实行教职工竞争上岗制度。具体做法是:①公开岗位设置。根据学校的办学规模和上级编制、教师工作量的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工作岗位,按需设岗,因事设岗。②公开岗位条件。学校按照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确定每个岗位的条件,包括学历、年龄、教龄、品德、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等。③公开报名情况。制定竞争上岗的程序和操作方法,教师填报岗位的结果全部公开。④公开发表演说。学校对参加竞争上岗的教师进行资格认定,确认符合条件后,由竞争者在竞岗大会上公开发表竞岗演说,提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目标及措施。⑤公开进行民主测评。竞岗演说结束后,评议组或全体教师,根据竞争者德才表现和竞岗职位的工作设想,进行公开测评、民主推荐。⑥公开课堂教学。学校抽调骨干教师成立课堂教学评审机构,制定课堂教学评比办法和评分标准,评定教师课堂教学的成绩。⑦公开择优聘任。以竞争者的工作设想、课堂教学和民主测评结果及德能勤绩为主要依据,以学历、资历、教师职务任职资格为参考,优秀者优先聘任,不合格者不予聘任。⑧实行上岗前公示。对拟由学校聘用的竞岗者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公布,允许教职工提意见,反映情况,对公布对象在规定的期间内,教职工没有异议的,由校长正式聘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