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必须植根于教育实践(1)(2)
2018-04-16 05:37
导读:大量的个案,展示教育的片断,生动、真实、形象或成功或失败,它不是自然状态的展示,而是理性的再认识,从中分析得失利弊。使大家意识到,面对新
大量的个案,展示教育的片断,生动、真实、形象或成功或失败,它不是自然状态的展示,而是理性的再认识,从中分析得失利弊。使大家意识到,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以固有的评价标准判别,不合时宜,会抑制学生的发展;面对着发展中动态的学生,用原有的教育方式,已远不适应,必须更新观念。这种认识,不是驾空的,而是植根于对鲜活个案的剖析上,萌生改革的愿望,逐步实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在个案反思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尝试。上学期,我们破例做了一次全校统一要求的期中练习,它的意义不是一次考试,老师关注的焦点也不是分数,而是以这次练习为线索,顺藤摸瓜,去分析自己前一段的教学过程。这也可以说是反思,但已不是停留在某一事件上,而是对一个持续过程的反思。“教学”是教师每天所从事的劳动,它对于老师们已显得那么平常,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活动中,他们往往疏于思考,而我们恰恰要打破这种近乎沉寂的平静,让“思维”这潭水活起来。
我们明白教师发展学校不是在原有的学校上再单独建立一所新的学校,而是功能性建设。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发展的地方,也是培养教师、促使教师发展的地方,在以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下,赋予学校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功能。我们的教师发展学校工作是在学校整体发展目标下.在教师们的实际工作中去促进教师们的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决不是一时一事的临时行为,它应该是持久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因此,我们并不去追求它短暂的辉煌,而是让他真正的植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这块沃土,精心呵护,促它成长,使它具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二、 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 营造氛围,引导教师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
教师进行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教育对象是多样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所以教育是复杂科学,具有高度创造性,教师不能用一种方法教育所有学生,也不能用一种模式传授所有内容,必须针对不同学生不同教育内容,采用不同方法和模式。因此教师工作本身的确具有研究性。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未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其研究特点,才能形成教师发展的内驱动、原动力,才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学效果。
努力引导教师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育工作,也是突出教师主体意识的需要,通过研究,有利于改变几十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由校外专家提出意见制定方案,控制实验过程。单纯享受改革成果,而学校教师只是方案的实施者,实验的执行者的状况,使教师真正由单纯改革方案的“消费者”“执行者”转变成鲜活的教育理论的“生产者”“创造者”。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根本意义上,在教师专业发展上站立起来,才能真正自强、自立、自尊、自为,同时也为学校教学改革注入活力。
为了营造研究的氛围,我们一方面通过各种讲座报告等方式,使全体教师增强发展自身专业素质的意识,树立教师应不断通过研究自己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观念,另一方面,通过讨论交流对话等途径设法营造“工作中进行研究”的气氛。以此激发教师的冷思考,在反思经验与教训中提高自身素质。
教科研工作,一直是我校较为薄弱的工作环节,为了使教师的工作,具有科学性,借助首师大教科院的智力和科研资源加强了科研工作。组织教师申报一系列课题,其中“教师发展学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东铁营一中校本教师继续教育的探索”作为丰台区重点课题被立项。初一实验班成为“运用Z Z 智能平台,实现多媒体与数学教学整合”这一教育部国家级课题成员,目前我校每个教研组每位班级主任都确定了自己的校内研究课题。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001年7月,我们组织召开了“东铁营一中首届教育研讨会”以往的研讨会都是分别以“德育研讨会”“教学研讨会”的形式出现,而现在我们打破了这一模式,统一到“教育”这样一个命题上,去探索教育的真正含义和成功之路。我们深深感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知识的传授是无法割裂的,因此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真正的成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通过充分准备,学校领导和首师大指导教师一起从100余篇的论文中精选了8篇优秀论文,这8篇论文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提炼、升华的过程。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