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表”文体源流辨析(1)(2)
2018-04-16 05:37
导读:“表”即“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给君王上书,有各种名称,代写毕业论文不同的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刘勰《文龙·章表》
“表”即“奏表”,又称“表文”,是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古代给君王上书,有各种名称,代写毕业论文不同的名称与上书内容有关。刘勰《文龙·章表》云:“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意思是说,“章”是用来谢恩的,“奏”是用来弹劫的,“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单以“表”来说,是秦汉时代开始有的,秦汉以至唐宋以后,虽以沿用,但它的功用和使用范围,却有所变化。如唐、宋以后,表文不仅多用四六文体,而且诸如谢恩、劝进物等事项,一般皆用“表”。表虽是古代的一种公文,但和其他一般上书奏状不同,有些表文在表达上内容充实,语言简洁明畅,常含有表志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因此,某些写得好的表文和书牍文一样,就成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诸葛亮的《出师表》和李密的《陈情表》是散体表文的代表作品。《出师表》是蜀相诸葛亮准备出师北伐时上给后主刘禅的,表中反复劝勉刘禅要奋发有为,励精图治,并充满了诸葛亮个人对先帝刘备的“受恩感激”之情。《陈情表》是李密辞不应征,上给晋武帝的表。文中陈诉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不能远离,所以不能应召,陈说他辞命不就并不是有意矜尚名节,留恋旧朝。两者的内容虽不同,但都意在表白心迹和恳切陈情,可见“陈情”是表文的显著特点。如李密的《陈情表》中一段写道: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论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