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西方对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态度及教育效果比(2)
2018-06-26 01:04
导读:三、正确对待青少年的异性交往 依据 心理学 理论,我们认为,青少年喜欢同异性交往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他们这种人际需求不仅有利于青少
三、正确对待青少年的异性交往
依据
心理学理论,我们认为,青少年喜欢同异性交往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他们这种人际需求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加速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
第一,异性交往有利于青少年情绪情感的稳定发展。青少年生理及心理都处在趋于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的状态,他们对自己身体发生的各种变化以及内心各种社会需求(如独立、自尊、交往、娱乐以及审美等等)都缺乏思想准备,情绪很不稳定,他们迫切需要从这种压抑苦闷的情绪状态中解放出来,异性交往就给他们从紧张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提供了渲泄排解的途径,使他们心情舒畅地投人学习生活中去。
第二,异性交往可以使青少年的人格更趋完善。每个青少年男女都希望被同龄伙伴所接受,特别是在异性伙伴的心目中建立美好的自我形象,获得同伴的好感与欣赏,这种动机会促使他们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评价,根据异性伙伴对自己的接纳程度,自觉调控自己的行为,从而扬长避短,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克服消极的个性品质,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一种经常性的行为习惯,形成完美的人格品质。因此,通过与异性交往,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促进其个性的进一步完善。
第三,异性交往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青少年性交往,会积累许多适应未来成人社会的早期经验,包括:掌握与异性进行情感交流的能力和技巧;掌握符合自身性别角色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提高客观评价和正确选择异性朋友的能力;学会与异性和谐相处的方法等,这些早期经验会促使青少年早日摆脱自我中心,加快其向成人社会过渡的进程。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青少年的异性交往对于他们的情绪稳定、人格完善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吸取西方的教育经验,从人道主义出发,满足青少年希望结交异性朋友的心理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交往场所,使青少年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还处于没有完全成熟的状态,他们好奇心盛,模仿力强,情绪波动大,如果不加以适当的引导和限制,很容易受性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