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高职学院三元学分制的构建(1)(2)

2018-06-26 01:39
导读:1.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三元学分制构建的思想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1.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三元学分制构建的思想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基本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目标的具体内容就是就业岗位 (群)对从业人员在知识、技能与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三元学分制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将原来单一的学分形式分解为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三类学分。
2.多元智能理论是三元学分制构建的理论基础。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作为个体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智能。②长期以来,我们的传统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为中心,导致课程结构过于单调,课程内容过于局限,教学模式过于统一,评议方式过于僵化。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应当以培养多元智能为重要目标,改革其教学模式、管理模式与评价模式。三元学分制充分体现了对多元智能的尊重与评价,多元智能理论正是三元学分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3.有特色的学分制的实践探索为三元学分制的构建提供了
实践基础。学分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关键在于把握学分制的内涵与本质,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构建适合学校教育形式的学分制模式,在这方面,我国许多学校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许多学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与学分制结合,形成德育学分制。③许多学校把体育教学的管理与学分制结合,则形成了体育学分制,目前我国有1/3的高校实行了体育学分制。④高等学校还把科研与学分制结合,设立“科研学分”。⑤为搞活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许多学校在学分制中设立“奖励学分”。⑥有的学校则提出设立“创新”学分。⑦职业学校为突出专业技能,有学校提出了双学分制,在高职院校推行学业成绩管理“双学分制”。⑧株洲机械电子工业学校则从1999年开始探索具有职教特色的学分制模式,并提出了三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⑨所有这些探索,不仅证明了探索具有特色学分制的可行性,更为三元学分制的构建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三、三元学分制实施的内容
1.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三元学分制实施的前提是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提出了职业院校开放、多元的课程结构,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所有活动都纳入到课程管理的范畴,建立学科课程、技能课程与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学科课程主要解决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化、理论知识;技能课程主要包括实验课、专业见习课、实践教学环节、专业课程实习、企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种形式,主要解决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形成;活动课程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它是指学生在课余时间(包括课外活动时间、第二课堂时间、双休日或寒暑假等)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开发多元智能的有益活动。这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式,它没有明确的课程内容、确定的课程时间和具体的教学过程,它是通过开发综合素质项目并赋予相应的综合素质学分来进行课程的目标管理。在此基础上,重构课程内容,让每一种智能从多门课程教学中得到培养,每一门课程教学都能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按“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理论课程内容;按工作流程设计技能课程内容;按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课程内容。在课程的管理上,我们把所有的课程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保证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选修课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特别是活动课程以选修为主,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选择空间。在课程设置的顺序上,打破原来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这种三段式的课程安排模式,在第一学期就开设技能训练课程,如电子类专业开设电子焊接技能训练课程,机械类专业开设钳焊技能训练课程;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开设大量的活动课程(综合素质项目)供学生选修。在课程的教学上坚持“为多元智能而教,用多元智能施教”,将所有教室都改造成多媒体教室,鼓励教师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所有专业都设有专业的一体化教室,专业教学广泛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尽量做到“教、做、学”合一。这一多元课程体系的构建,从时间、空间、内容上拓展了课程的内涵,也拓展了职业教育的时空。
上一篇:谈高中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