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优势与实施策略(2)
2013-04-29 18:20
导读:教育 。同时,还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吸引一批先进的,复合型的信息服务人才。 另外,加强长三角地区人才的流通。例如,现在很多上海一些单位的 招聘
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吸引一批先进的,复合型的信息服务人才。
另外,加强长三角地区人才的流通。例如,现在很多上海一些单位的
招聘明确要求具有上海市户口,人为的造成了人才择业范围地有限,缩小了企业吸纳人才的选择范围。因此要消除人才流通壁垒,加快人才的流通。
(三)扩大需求形成规模经济
我国信息服务业单位规模偏小,竞争力较弱,其中长三角也不例外。
从我国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的资产规模情况来看,有近85%的法人单位资产规模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资产规模在50一l00万元之间和100一500万元之间的单位数目各占将近6%的份额。总体看来,在我国信息服务业法人单位中,超过96%的产业单位资产规模低于500万元人民币,而资产规模高于500万元的仅占3.83%。
从营业额情况来看,在我国信息服务业单位中,有183,822个单位的营业额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占总数的72.47%;营业额在50-100万元、 100-500万元的单位分别占7.60%和12.35%,总体看来,有超过92%的单位营业额低于500万。而营业额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单位只有1.31%。
上述的数据可以看出信息服务业的规模偏小,无法形成规模经济。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只有当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市场终端消费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时,信息服务业的规模效应才能得以体现。
信息服务业的实力强弱,并不是由这一单纯的产业的发展状况来决定的,而是由所有产业交互作用的综合发展情况决定的。企业活动的外置使得企业增加了服务业中间投入的使用,引发了对信息服务业的强烈需求,要将这种潜在的需求转为现实的需求。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初步形成了世界制造业的基地。可以说,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对信息服务业有着越来越大的引致需求。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生产基地向长三角地区转移(像苏州,昆山,上海等都是他们的首选目标)这将对信息服务业产生更高的需求并带动信息服务业整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形成规模经济。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ec.cN编辑) 另外,当企业形成一定的规模时,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将某些企业活动外包。据统计,美国1997年的公司调查表明,年收入8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其外购服务增长26%,其中信息技术服务占 30%。同样,长三角地区亦有部分企业愿意将信息的收集、处理等业务外包出去。这也有利于信息服务业的规模扩大,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
(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产品的开发
若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信息服务业的产业集群,首先要形成核心企业。关键性的企业是产业集群诞生的基础。(如硅谷IT产业集群中形成以英特尔等为核心企业)这就需要加大吸引龙头企业的入住。信息服务业的国际转移主要采取的是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三个层面。因此,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如实行财政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支持的力度,吸引与
激励人才等。
其次,加强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加大软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近年来,随着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信息产业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快,信息产业由硬件主导型向软件和服务主导型发展,全球软件市场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全球信息化浪潮和政府的强力推动,软件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最具活力的产业。其中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软件市场,以微软、IBM、甲骨文(Oracle)等跨国公司为龙头的软件企业垄断着全球90%以上的
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软件及网络浏览器等基础软件、高端软件产品,绝大部分产品标准的控制权掌握在美国,他正利用其垄断地位获取丰厚的超额利润。因此,要加大软件产品的开发资金投入,推进技术的进步,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提供基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Ec.Cn编辑整理) (五)积极吸取经验发展信息服务业
许多西方国家认为市场竞争和供求关系足以促进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发展,没有必要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对某些主导产业进行扶持而制定产业政策。但在20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政府的积极引导。日本就比较早地采用了这种形式取得了经济上的巨大发展。它没有沿袭发达国家发展产业的做法,而是选择了一条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道路。从西方国家和日本发展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市场发展成熟、机制完善的情况下,采用市场自发调节配合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是适合的;而在市场不够成熟,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有限的情况下,采用直接作用于行业的针对性强的产业政策效果较好。
信息服务业在长三角地区虽然已经具备了主导产业的特质,这些特质是一种未来的优势,当前尚处于幼稚阶段。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在战略的起始阶段应该由政府进行积极的引导,采取倾斜政策,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信息服务业获得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小涓,裴长洪主编.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周正华主编.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