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技术在原油长输管道中的应用-通信工程毕(2)
2013-08-09 01:05
导读: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根据系统的规模可设置下一级分中心,监控中心同时也是通讯枢纽,负责与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交互,完成各种信息的分类,
监控中心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根据系统的规模可设置下一级分中心,监控中心同时也是通讯枢纽,负责与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交互,完成各种信息的分类,记录和转发,同时对整个网络状况进行监控管理。监控中心采用中国移动(联通)短信息,结合GIS(地理信息系统)和移动智能终端大屏液晶显示,实现车辆的监控与智能调度,达到移动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度和管理,提高调度效率的目的,监控中心相应并处理紧急事件,提供跟踪定位,监听录音和远程调度、控制等处理措施,用户可使用电话,互联网络系统进行信息传递。
2.2移动智能终端
(车载系统)接收GPS定位信号,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作为定位信号源,计算出移动单元的伪距信息,控制单元能完成数据接口,协议,数据格式等转换和控制;通讯模块进行专门的命令设置及功能控制,结合GIS信息和对车辆的状况检测,能效控制等数据,以及调度指挥等信息。
移动智能终端回传数据内容包括:车辆编号、经纬度、速度、航向、时间、车辆状况(报警求救)等信号。
2.3无线通讯网络
移动智能终端(车载系统)与监控中心信息系统的通道,以SMS(短信息服务)作为主要方式,移动智能终端的定位信息通过SMS上传到监控中心, 监控中心(调度中心)以固定电话作为指挥工具,对移动智能终端发出控制指令。
3 GPS在反打孔盗油中的应用
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实时显示出车辆的实际位置,并任意放大、缩小、还原、换图;可以随目标移动,使目标始终保持在屏幕上;还可实现多窗口、多车辆、多屏幕同时跟踪。弥补报警系统只报警、无法动态掌握车辆人员的状况,及时通知就近车辆赶赴现场相互配合。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1解决的主要问题:
(1)、发生打孔盗油时直接在电子地图上显示盗油点。
(2)、发生打孔盗油时就近调动巡线车辆。
(3)、对执行任务车辆的当前状态实时查询、定位、监控、考核。
(4)、事后查询、考核、巡检路线回放。
(5)、报表打印。
3.2实施方案
该系统主要由调度中心,无线通信网络和车载移动台三大部分组成,在网络运行中发挥不同作用。
(1)调度中心
调度中心主要包括监控服务器、GPS差分基准站、GPS信号监测机、无线收发单元、监控终端等,其核心为监控服务器。作用是负责管理整个车辆监控系统局域网的用户权限、安全性、各种数据库及网络服务等。其独特的硬件配置使移动目标数据库的存储和网络用户安全管理有了可靠保证。结合地图处理系统,将GPS获得的定位坐标信号直接转换成电子地图上的地理定标数据。精确绘制出输油管道的实际走向,标明输油管道周边附近的建筑、村庄、河流、道路土丘等情况,便于进行全面了解。解决了现有管道走向图单一、静态的问题,便于查阅。
另外,电子地图采用矢量方式,对任意制定区域进行查询时,可根据需要分层显示信息,一旦调度系统发现泄漏点,电子地图可任意放大、缩小、移动,显示该点道路、桥梁、河流等自然地貌。可以测量泄漏点的距离,制定优选路线。
(2)无线通信网络
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基地台与移动台两部分。主要功能是完成定位信息、差分信息、指令信息等信息数据的传输,且调度中心与所有车辆进行通信联络的枢纽。
基地台由四部分组成:无线电收发信机、GPS差分基准站、控制设备和GPS卫星信号监测机。基地台的功能包括:GPS差分信号的提取、发送,调度终端控制指令的发送,广播数据包的形成与发送,接收和解析移动车辆发来的数据包,与GPS监控系统前置机的数据交换。基站的主机设置了“GPS卫星信号监测机”,可实时监测锁定的GPS卫星信号质量和差分信号的质量,为整个系统定位京都提供保障。
(3)车载移动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