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网络技术-通信工程毕业论文(2)
2013-08-20 01:05
导读:2.3系统性能指标 1、下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系统输出口电平(dBuv)60-80 (2)载噪比(dB)43(B=5.75MHz) (3)载波互调比(dB) 57(对电视频道的单频干扰) 54(电视
2.3系统性能指标
1、下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系统输出口电平(dBuv)60-80
(2)载噪比(dB)≥43(B=5.75MHz)
(3)载波互调比(dB)
≥57(对电视频道的单频干扰)
≥54(电视频道内单频互调干扰)
(4)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dB)≥54
(5)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dB)≥54
(6)交扰调制比(dB)≥46 10Lg(N一1)(N为电视频道数)
(7)载波交流声比(%)≤3
(8)色亮度时延差(ns)100
(9)回波值(%)≤7
(10)微分增益(%)≤10
(11)微分相位(度)≤10
(12)系统输出口相互隔离度(dB)330(VHF)≥22(其它)
(13)特性阻抗75欧
2、上行传输通道主要技术要求:
(1)特性阻抗75欧姆
(2)频率范围(MHz)5-65(基本信道)
(3)标称上行端口输人电平(dB,V)100(设计标称值)
(4)上行传输路由增益差(dB)≤10(任意用户端口上行)
(5)上行通道频率响应(dB)≤10 9.4—61.8MHz)≤1.5(32MHz范围内)
(6)上行最大过载电平(dBuv)≥112(三路载波输人,当二次或三次非线性产物为-40dBc时测量)
(7)载波/汇集噪声比(dB)≥20(Ra波段) ≥26(Rb、Rc波段)
(电磁环境最恶劣时间段测量,一般为18点--22点,注入上行载波电平为l00dBuv,波段划分见附表)
(8)上行通道传输延时(us)≤800
(9)回波值(%)≤10
(10)上行通道群延时(回≤30(任意3.2MHz范围内)
(11)信号交流声调制比㈤≤7
(12)用户电视端口噪声抑制能力㈣≥40
(13)通道串扰抑制比(dB)≥54
附表:上行传输通道波段划分
波段
频率范围(MHz)
业务内容
传输媒质条件
Ra
5.0-20.2
上行窄带数据业务、网络管理(上行)
共缆
Rb
20.2—58_6
上行竟带数据业务
共缆
Rc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58.6-65.0
上行窄带数据业务、网络管理(上行)
共缆
2.4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GB/T6510-1996<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2、GY/T106-19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3、GY/T121-1995<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4、GY/T131-1997<有线电视网中光链路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5、GY/T132-1998<多路微波分配系统技术要求>
6、GY/T180-2001<HFC网络上行传输物理通道技术规范>
7、GY/T135-1998《有线电视系统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同轴电缆入网技术条件和测量方法>
8、GY/T130-1998<有线电视用光缆入网技术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