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供电企业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_机电(2)
2013-05-11 18:00
导读:(二)目的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提高供电可靠率服务,为用电、输电、变电、配电、规划、设计、调度通讯等
(二)目的
电力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网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提高供电可靠率服务,为用电、输电、变电、配电、规划、设计、调度通讯等各部门服务,增强供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通过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使整个供电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处于可控状态。
(三)建设目标
1.通过引人空间信息技术,一体化管理供电生产管理所需要描述的设备属性信息、设备空间位置信息及电网拓扑关系信息,从技术手段上解决传统的分块系统、区域局限带来的数据源多、数据统一性与共享性差的问题。
2.通过与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雷电定位系统、电能量计费系统、MIS系统的无缝衔接,并且融人电网规划、污区分布、用电营销等专业化信息管理,实现静态信息和动态专业信息的集成,完成电力生产信息的集约化管理。
3.为电力有关部门提供有力的高级辅助决策工具。提高电网可靠性、电力行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及提高在事故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树立企业形象,为电力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电网地理信息系统能为供电部门的电网规划、负荷预测、报装方案、运行方式等多项电网分析计算及不同业务方案的制定工作提供有力的高级辅助决策工具。利用GIS,可根据电网网络结构、供电设施的地理位置、设备管理单位以及设备的各种数据信息,灵活准确地进行电网信息查询、统计;利用GIS,可建立动态网络模型。当电网发生故障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快速确定故障位置和设备,直观地显示停电范围和正反向电源查询,以提供最佳抢修路径,并统计损失的电量;利用GIS,可进行资产管理、设备维护,使输电、变电、配电、通讯、计量等生产设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管理水平;利用GIS,可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可靠性基础数据统计等多项工作;利用GIS,通过电网设备的属性数据及其运行的实时数据和地理数据的完美结合,实现电网信息的可视化,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