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电源产业的发展与分析_机电毕业论文(3)

2013-06-05 01:16
导读:中国电源企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珠江三角洲,主要是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等地。二是长江三角洲,主要是上海、苏南、浙江的杭州和温


中国电源企业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珠江三角洲,主要是深圳、东莞、广州、珠海、佛山等地。二是长江三角洲,主要是上海、苏南、浙江的杭州和温州一带。三是北京及周边地区。武汉、西安、成都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

2.3中国电源产业的特点

(1)产业分散

由于电源产品应用的广泛性和产品的多样性,就形成了电源产业布局的分散性,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几乎都进行电源产品的开发生产。也因此,各个档次的电源产品都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而且电源技术的门槛比较低,投资相对比较少,所以大量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几乎遍布全国。

(2)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部门归口管理协调整个电源行业,故整个行业缺乏协调和规划。再加上产业布局的分散性,就容易产生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影响产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电源产品的标准和质量管理也很分散,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标准。某一个企业或产品若要进入电信、铁路、电力、军工等系统,要经过不同机构的检测和认证。

(3)中国已形成一批龙头电源企业

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一批超亿元,甚至10亿元以上的电源企业,如华为电气股份公司、武汉洲际通信电源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公司、烟台东方电子信息集团等。他们有比较强的技术力量和开发能力,有些产品已进入国际市场。这些企业是带动中国电源产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坚力量。

(4)大量的国外产品进入国内

中国日益扩大的电源市场不仅孕育了国内几千家生产销售企业,而且吸引了大批境外公司和产品进入国内。在UPS产品方面,如山特、APC、爱克赛、梅兰日兰、三菱等;在通信开关电源方面有爱立信、美国的VICOR、腾讯科技、朗讯、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新电元等。在某些领域国外产品占有相当份额。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5)台湾、香港的生产企业移居内地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发展,台湾的电源生产厂商纷纷在大陆设厂生产,目前在大陆的生产规模已经超过了在台湾的规模。以开关电源为例,1997年在台湾本地生产只占15%,而大陆等地有85%;到了1998年台湾本地生产又减少到7.5%,在大陆等地达到了92.5%。如台湾的台达公司,在东莞、上海、天津都设立了工厂,还要在江苏的昆山、吴江等地再开工厂,在上海浦东设立了研发中心,台达公司董事长郑崇华先生以他个人资金在大陆设立了“电力电子研究基金”和奖学金,2000年已开始执行。

3对中国电源产业发展的几点看法

3.1中国电源市场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中国电源产业发展的历史较短

中国电源产业的发展虽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真正的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还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一些初具规模的电源企业,除武汉洲际通信电源集团公司、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等少数几个企业历史较长外,大多数公司都是90年代特别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国外公司,除山特、梅兰日兰几家公司是8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以外,其他公司也都是90年代进入国内市场的。

(2)中国电源企业状况

由于企业众多和市场竞争激烈,电源企业的升降、起伏变动剧烈。从中国电源学会的会员单位变动情况看,每年都有一批新单位加入,每年都有一些单位因倒闭、转产等原因退出;中国电源学会每年举办一次电源展览会,每次展览会都有一批新企业参加,有些老企业逐渐消失。

(3)中国电源市场特点

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加强,一批国家级的工程项目陆续开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电源市场的发展。一些传统产业的改造,有的正在进行,有的刚刚开始。即使计算机和通信行业,也不断形成诸如网络信息和移动通信这样带动电源产业发展的热点。中国的电源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关注中国电源市场的发展。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2加入WTO后对中国电源产业的影响

中国电源市场竞争和发展的结果必然促使产业内部的分化和重组,形成一批实力强大的企业主导市场,不适应的企业将被淘汰。中国加入WTO之后将会加速这个进程。

加入WTO之后,要和国际市场接轨,国内市场国际化。加入WTO之后,将促进电源市场的规范化,今后市场的竞争将是质量的竞争,技术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企业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和国际接轨。例如华为电气公司设计的DC/DC模块电源,一开始就坚持国际标准,产品出来之后打入国际市场,销往美国等地。

服务已是电源市场竞争的焦点。电源产品的门槛较低,制造技术上的公开性和各种原材料采购上的相似性,使厂商间在产品质量及技术上的差异逐渐缩小,服务已是市场竞争的焦点,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之后,企业必须重视这一点。

3.3增强中国电源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中国的电源产品已有批量出口,如华为公司、中兴公司等,其电源产品已随他们的通信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且在国外设立工厂,建立合资企业。

中国的电源技术和产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有很大进步。同国外的产品相比虽然还有一定差距,但在价格上有优势,在东南亚、非洲以及发展中国家有相当的竞争能力。加入WTO之后,不仅国内市场国际化,国内产品也要国际化,国内生产企业不仅要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也要重视国际市场的开发。

目前已有许多国外公司和产品进入国内电源市场,并占有相当份额,加入WTO之后,中国的电源界将面临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一批具有实力的国内电源企业,应当担负起发展民族电源工业的重任,国家也应采取扶持政策,形成国际竞争能力,进军国际电源市场。

上一篇:试析中小型泵站电气设计的环保节能与经济性_机 下一篇:住宅电气设计易忽视的几个问题_机电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