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系统的知识链模型由美国学者C·W·Holsapple和M·Singh于1998年提出的(见图1下半部分)。该知识链模型由主要活动功能和辅助活动功能两部分组成;主要活动功能(或基本过程)又由5个阶段组成,即知识获得、知识选择、知识生成、知识内化、知识外化等;辅助活动功能(或支持资源)由4个层次组成,即领导、合作、控制、测量等,构成了知识链的5阶段4层次结构。该知识链模型表明了知识链的“产出”是各个阶段的知识“学习”活动的结果;这种“产出”,即知识的创新与增值和组织竞争力的提高,也正是知识管理的直接目标。
获取知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在“知识链”中,学习和创新是知识管理的两条主要途径。学习与创新是企业获取知识过程中相互依存的两个环节。要实现员工学习新知识的自觉过程,需要员工控制自我的学习行为,而这正是自我管理的一项主要内容。创新是个人成功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动力,是推动经济前进的火车头,而它又来源于对于知识的学习。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又导致新一轮的学习,这两者在“知识链”中的互动循环,恰好构成自我管理要素体系在自我和环境优化方面的“输出”与“输人”。自我管理式学习引来一了学习新知识的个人自觉行为;同时自我创新和自我优势与效能的管理又来源于由学习引发的知识管理所毕出的结果。所以,在自我管理要素体系与知识管理“知识链,’的周期互动过程中,自我管理要素体系也自然演变成了“自我管理要素链”,而且知识管理的“知识链”又是“自我管理要素链”的扩展和外循环。 总之,自我管理与知识管理都是上世纪后期出现的管理学中的创新概念,都是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而盛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体系。它们在管理理念上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信息和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对人和知识的动态管理。特征上两者虽然各有不同,但在管理内容上两者密切相关,两种管理在效果上互相补充和促进。从两者的“知识链”和“自我管理要素链”的联系看,两种管理模式又构成了密切相联的管理循环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