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治理组织创新的基点(4)
2014-07-21 01:12
导读:建立垄断与共享结合的理念。知识的组织垄断有利于本组织竞争上风的形成,知识共享有利于行业或社会知识水平的进步,进而使本组织受益,所以,组织并不
建立垄断与共享结合的理念。知识的组织垄断有利于本组织竞争上风的形成,知识共享有利于行业或社会知识水平的进步,进而使本组织受益,所以,组织并不需要限制所有知识的对外传播,相反,应以共享为主、垄断和保密为次。首先要做到在不损害本组织利益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与他人共享知识;其次,也应熟悉到,组织在向社会提供上风成果的同时,应不断地向社会吸收知识,进一步增加自身的创新能力。
(二)加强组织间的知识合作
组织间进行知识合作可以产生三种效应:
知识的聚合效应。通过组织间的知识合作,使组织原有的知识系统进行联合与补充,汇合成为组织之间的知识网络。这将使得各自知识上风得到叠加与延伸、强化与巩固。在未对组织进行专门性上风知识追加投资的情况下,通过这种知识聚合来实现上风知识的发展与完善,既可加速知识成果的转化,又可避免专门知识过度投资的倾向。
知识的重组效应。在知识合作过程中,知识超越了组织的边界,在组织之间不停地传递、交流,为知识突破原有使用的限制或者路径依靠性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知识要素之间的重组。
知识的激活效应。知识合作可以通过互动增加知识激活的机会,形成原有组织所不具备的新知识。来自不同组织的知识合作,可以彼此相互交流与分享、彼此沟通与对话,在这种开放的动态的知识互动中,新知识得以产生。
(三)建立企业间的知识动态同盟
进进产业经济后期,“竞合”的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这种“竞合”的关系就进一步发展成另一种更为高级的形式,那就是在组织之间建立动态同盟。动态同盟的基点在于:一是实行的是动态联合,而不是刚性联合,使组织间的“竞”与“合”变得更为兼容,既可保持竞争的活力,又可避免两败俱伤的过度竞争;二是动态同盟构筑在集中各方面上风的基础上,因此能做出快速响应市场机遇的决策;三是实现的动态同盟可以解决如何利用社会现有存量知识,实现知识资源的最优配置。 (四)打造知识天生和价值转化的组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天生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学习。这是由于:一是知识有积累性的特性,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把握更多的知识,也只有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才能有效地组合、配置并创造知识;二是知识有一个老化的题目。随着各个领域的知识爆炸,知识的有效期会不断缩短,因此,组织必须不断更新、补充、增添和创造更多的知识,才能保持竞争的上风。
建立知识生产和转化的机制。包括物质手段基础与有效的制度机制。完善物质基础能为组织学习提供一个完好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配置因特网设施,建立较完善的知识信息、技术资料等资料库。利用组织内部以及外部大量可编码的知识,人们能够随时查阅、学习、分析相关资料,在此过程中整合和创造新的知识。
有效的知识治理制度机制指建立有利于组织成员彼此进行合作的创造性方式和激励组织成员参与知识共享的制度机制。内容包括:一是要建立组织学习的制度,二是要设立知识主管,三是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精神环境基础。精神环境基础是指创造一个借助组织气力来形成一个创造型组织视野的组织文化氛围。这种组织文化应有利于组织知识创新的作用有:首先,它能展示一个愿景。这个愿景的功能就如雷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