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全方位审视内部控制(3)

2014-09-03 01:55
导读:四、内部控制设计:协调不同需求 在对内部控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进行以上分析之后,我们对内部控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这种认识在我们
 四、内部控制设计:协调不同需求  在对内部控制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进行以上分析之后,我们对内部控制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这种认识在我们进行组织的内部控制设计时是非常有用的。有了内部控制的以上时空观,在设计内部控制时就可以不再局限于会计控制,而是扩展到整个组织的管理与治理。从系统的、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使设计的内部控制具有系统性、层次性、性,能满足不同时期各类人员的不同控制需求。  为了能够设计出科学的内部控制,也需要有科学的设计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将系统分析与设计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于内部控制的设计中,在进行内部控制设计的过程中同时使用生命周期法与原型法。生命周期法,即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原型法,即先用生命周期法设计出一个内部控制的初始模型,然后试行使用该模型,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的模型。  首先使用生命周期法设计内部控制的初始模型。第一步,通过初始调查与详细调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需求。第二步,从整个系统的角度及其他不同角度分析第一步中的内部控制需求。第三步,结合相应的控制目标、控制客体、控制方法、技术,针对整个组织进行总体设计,设计出总体内部控制框架。总体设计时要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设计出完整、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第四步,针对业务过程、管理过程、信息过程的特点及要求进行详细设计,设计出三个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详细设计时要先确定控制目标,找到控制点,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控制措施。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第一,要充分考虑各时期、各方面的需要。从内部控制的看,内部会计控制始终是核心,但也要考虑目标的多样化,设计出的内部控制要有一定的适应性,即性。从空间方面看,总体内部控制框架应能将各个具体内部控制整合起来。第二,在设计内部控制时要灵活使用以下两种控制方法:“硬控制(即技术性控制)”与“软控制(即管理性控制)”,如果控制的风险是确定性的,可以使用技术性控制,如果控制的风险是不确定性的,则需要使用管理性控制或两者同时使用。第三,在设计每种具体内部控制时,都要考虑COSO定义中的各个部分。  然后,使用原型法使初始内部控制模型得以完善。在内部控制的初始模型设计出来之后将其应用于组织中,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使用生命周期法,分析控制目标、控制环境、控制措施的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微调式设计,如此循环反复,促使内部控制不断地改进、完善。  []  [1] 刘明辉:《内部控制纵横谈》,《财会》,1:18~22.2002  [2] 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内部控制的发展与启示》,《会计研究》,5:2-82000  [3] 工会杰:《试论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2002.,2008/816  [4] 陈继云:《COSO报告与内部控制研究》。《上海会计》,2002.6:42~44  [5] 阿妮塔。S.霍兰德埃里克。L.德纳。J.欧文。彻林顿著,杨周南等译:《会计信息系统》。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4~9
上一篇:对大学生党员再教育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