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行为能力评价模型运用分析(2)
2015-03-05 01:09
导读:模型的应用前景 促进人与制度的同步发展 企业高层领导面对最多的问题常常是感到员工工作不职业化、工作不到位,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用高薪从外
模型的应用前景
促进人与制度的同步发展
企业高层领导面对最多的问题常常是感到员工工作不职业化、工作不到位,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用高薪从外部
招聘高学历的人才,但高学历不一定是高能力,这是为此而付出了沉重代价的企业所深切感悟到的。基于任职资格的职业化行为能力评价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通过对内部各个业务领域优秀员工的行为特征分析,把他们的成功行为要点提炼出来并形成职业化行为标准,形成关键行为模块和行为过程,从而即使是一名普通的员工,但只要按职业化行为标准去做,就一定能产生高绩效。在企业内能打造出高水平的职业化人才队伍,他们能够按企业战略的要求,高效、专业化地去贯彻和执行任务,并不断提升做事的能力,进而帮助企业解决人与制度的同步发展,以员工职业发展推进企业职业化进程。
视觉创新
在职业行为评价中需更关注员工的操作技能而非认知技能。职业化行为能力评价关注的是员工实际中会做什么,而不是他(她)知道什么。行为是产生绩效的最直接因素,行为能力评价中的举证,综合考虑了员工的累积绩效贡献以及在完成工作之中的过程行为。 “知不等于会”,是职业化行为能力评价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根据行为事实举证的原则,正面的证据可以支持,反面的证据可以否定,由此形成的评价标准。
体制创新
形成职业行为能力等级阶梯:以绩效标准进行评价,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如果某个人只是偶尔为之的话,不一定能够满足资格标准的要求。行为能力评价模型中每位员工要获得某个级别的任职资格,必须提供相应的事实证据来说明自己已经达到该级别的要求,而且这些事实证据是来自自己日常工作中的。这就避免了评价中的偶然因素,符合职业行为需要持续一贯的原则,使企业中不同类型的员工,可以拥有自己的职业“段位”,以及不断提升“段位”的机会。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职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职业化是从业人员在职业岗位上不断提高任职能力的过程,相对于潜能评价体系和关键绩效评价体系,职业化行为能力评价体系的应用,致力于帮助员工达到职业行为规范要求,不断走向职业化产生高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