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
2016-04-10 01:08
导读:三、创新的途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国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对目前的人才培养具有
三、创新的途径——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国内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对目前的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继续研究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而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目的就是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导致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够的状况。要改变这一状况,有多种可供选择的途径径,其中通过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被认为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但是,由于独立学院采用的民办机制,投资者或者举办高校要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实现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所以光靠一味的增加投入的方法在目前独立学院自身经济实力有限的情况下并非上策。如何寻求一种既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又可以带来较好的办学效益(主要是经济效益)的模式,是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的关键所在。根据我院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主要是指在老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相专业知识领域内的科技活动,包括各种专业社会调查活动、学术性竞赛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是一种群众性的学术活动。由它属于课外活动或者第二课堂的范围,因此一般没有具体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课外科技活动主要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是在实践教学功能。课外科技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而且是专业领域内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专门的社会实践,为实践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可以在一种十分接近或者完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
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其次是在专业教学方面的功能。大学生科技活动一般都是围绕参加学生所学的专业来开展。学生为了参加自己所学专业或者相近专业的科技活动,主动的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强化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学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同时,在参加的过程中,他们会切身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涵义。特别是当取得好的成绩或成果时,他们会感到一种成就感,从而最终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是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科技活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实践过程,具有科技性、实践性和探索性的特点,其任务是探索未知,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创新”。通过在课外科技活动发现问题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了善于思考、追求创新、崇尚创造的意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终初步具备了打破常规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
最后是在人格教育功能方面。课外科技活动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与人沟通的人际能力。由于课外科技活动是一个较长的学术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与到各种困难和挫折,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性格。有的学生在参加全国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后感言:“大赛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巩固,也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考验。它让我明白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每个人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