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力资源会计模糊性(3)
2016-12-22 01:21
导读:2.人力资源价值模糊计量单位。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决策有用信息受“成本与效益、重要性”等原则制约,信息不是越精确越好。根据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广
2.人力资源价值模糊计量单位。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决策有用信息受“成本与效益、重要性”等原则制约,信息不是越精确越好。根据人力资源价值计量广义观,人力资源价值可以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但主要采用职称、学历等非货币计量单位。只要有助于实现会计目标即可。即使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也有多种选择,如元、万元、亿元计量单位等;其数量除传统的精确计量外,还可以采用期间模糊计量,如某教授价值可以采用(100,1000)亿元等形式进行。
3.人力资源价值模糊报告观。人力资源价值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现行财务会计体系只提供人力资源成本信息,无法满足投资者决策需要,在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体系中披露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已成信息使用者普遍需求,受现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等限制,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体系无法提供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如何解决此矛盾,在现行财务会计体系中讨论此问题无异于缘木求鱼,需另辟途径。葛家澍教授设想为,一是创新现行财务会计,将报告企业财务历史与报告企业未来财务预测合二为一,二是,“保留财务会计的传统特色和作用,坚持可信性放在首位,而同时发展另一门以相关性为主的新兴学科——财务预测。”⑧未来会计(Accounting For Future),对内“不断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绩效乃至企业的整个经济运行绩效”;对外“不断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⑨也许是一种未来趋势。人力资源价值模糊报告观是指在现行财务会计报表之外,如表外披露、其他财务报告、其他报告等形式,模糊的提供企业核心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模式。个体人力资源价值信息可以通过模糊数学模型进行计量,而企业整体人力资源价值信息目前尚无公认最优计量模型。从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角度看,人力资源价值模糊报告观能够满足决策需求。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注释:
① 张文贤.2002.人力资源.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36
②
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与”研讨会综述,《会计》1996年第6期。链接网址:http://www.e521.com/ckwk/kuaiji/100008/1227144019.htm。
③ 苗东升.1987.模糊学导论.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7
④ 乌杰.1999.全球化与国家整体——系统范式下的思考.北京:华文出版社
⑤ 李晓明.1985.模糊性:人类认识之迷.北京:人民出版社,286-288
⑥ 葛家澍.2003.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研究.3
⑦ 黎莹.2002.人力资源的价值能够计量吗?. 广西会计,4
⑧ 葛家澍.2003.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研究.3
⑨ [美]汉弗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