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堂外包模式下的权利让渡和风险管理(2)
2017-08-04 03:49
导读:(三)管理混乱的风险 社会餐饮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大多为家族式管理,经常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组成管理队伍,员工中的骨干成员也以家族成员或亲友
(三)管理混乱的风险
社会餐饮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大多为家族式管理,经常是以家庭成员为主组成管理队伍,员工中的骨干成员也以家族成员或亲友为主。家族式企业的优点是互相了解、易于沟通、诚信度高、凝聚力较强。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包括:1.有意无意干预管理事务者多,政出多门。2.人际关系复杂,矛盾纠结,任人唯亲,制度不严,使员工思想与工作混乱。3.家族成员依仗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般在薪酬分配中都有较高的期望。一旦期望不能达到,便产生怨恨心里,碍于面子关系,愤怒得不到宣泄,就可能导致怠工、贪污甚至投毒事故。
(四)态度恶劣的风险
食堂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集中、工作环境较差,销售人员大多来自农村或城镇下岗工人,其中个别性格修养较差的员工面对个别态度恶劣的学生,容易产生对立情绪,发生口角甚至斗殴,引起青年学生的公愤,发生群体性抗议事件。
(五)“自己人”寻租的风险
外包模式下,食堂经营者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很容易主动向学校食堂管理者行贿,而由于制度不够严格、管理者素质有限,管理者也比较容易发生寻租现象。这样非常容易带来以上的风险,最后致使学生群体性事件或食物中毒的严重后果。
三、高校食堂管理中的权利分类
高校食堂经营管理主要牵涉到以下十种权力与利益的运作。
(一)进入退出权
对进入食堂经营者,学校可以设立相应的资质条件,如企业(个人)注册资金、资质、技术等级,行业从业时间及荣誉,风险抵押金,经营承诺等。一般来说,门槛越高,可能进入的企业(个人)越少,但其资信可靠性和合作诚信度越大。反之,对于不能守法经营、履行合同或者发生了严重责任事故的商家,学校可以要求他们提前退出。同时,还要建立商家正常退出机制。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二)人员选择权
人员素质高低决定其经营成功的程度:人员素质越高,工作胜任度越大,成功几率越大,风险越小;反之亦然。高校对于食堂员工都应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设立相应的标准。同时,在外包模式下,还应当关注并督促食堂经营者按照《劳动法》、《
劳动合同法》,保障工人的劳动权益,杜绝因劳资矛盾引发的恶性事故。
(三)采购控制权
采购控制首先是对食堂燃料原料包括煤、米、肉、油、面粉、食盐、干货、冻货、调味品及蔬菜等的进货渠道和价格的控制。只有保证原料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其次是对数量的控制,尤其是对荤菜类中的荤素原料比例的搭配。只有保证了合理的比例,才能保证营养的充足与平衡,保证合理的性价比。再次,价格的控制。外包模式下,经营者自己会尽量控制原材料的进价。只要渠道正规,学校一般不太干涉。
(四)菜品更新权
顾客的口味不断变化,菜品应该相应地调整。
(五)生产管理权
中式菜品的制作过程一般没有统一的生产、制作工艺,不同的厨师对同一菜品有不同的辅料配比、制作工艺、加工时间和火候,结果相同的菜品却有不同的口感。但对于食堂来讲,保证基本菜品的标准化生产、大众化口感,既可保证质量,也可保证销量。
(六)销售控制权
销售控制的目的不是销售总量的控制,而是份量、价格的控制。份量控制的实质仍然是价格的控制。食堂所服务的顾客是没有收入的学生群体,应该保证对他们的公益性。价格控制是保证公益性的有效手段,中低档菜品价格的控制是广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学生营养得到基本保证的关键。
(七)环境监督权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食堂必须有清洁的环境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八)经济收益权
作为投资和管理者,高校应该具有经济收益权,但因为食堂的公益性,高校一般没有从中获利。有些学校虽然收取了目标管理费或设备维修费,但一般也只是收回部分成本。在当前物价上涨严重的时期,这些资金仍然以补贴的形式返回给学生或(和)食堂。 (九)补贴分配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