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供求态势分析(3)
2017-08-05 05:33
导读: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学习和教育功能,针对家庭和青少年教育及发展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
此外,我们应该重视家庭和社区的学习和教育功能,针对家庭和青少年教育及发展制订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如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以及女性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等,并利用社区教育功能的广泛性,提供多种工作——学业衔接项目来提升劳动力的教育型人力资本和技能型人力资本,以弥补国家、企业和家庭教育的空档,对于构建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
我国的职业教育从1998年开始出现生源减少、质量下降,这与高等教育的高速扩张、社会观念的限制作用以及职业学校规范化程度低,教学质量差,专业设置与现实需求脱节等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对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重新以法律或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而职后培训则需要更长期的坚持和投入,由于职后培训往往在工作场合进行,是直接提高现有劳动者人力资本的重要手段。但我国职后培训还较为薄弱,企业不够重视,在职工培训方面的开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职工工资总额1.5%的最低标准。因此,制订法规政策保证企业和个人在职后培训上的投入应该得到重视。
(四)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本培育体系
市场对具有高学历劳动者的不认可说明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缺陷,我们不能仅仅为了学历而进行教育,而应该真正做到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快速适应市场对技能资本需要的劳动者,实现教育资本与技能资本的统一。
国外很多国家都提供了职业技术教育与学历教育的相互衔接系统,如英国、德国、荷兰等,这些国家不仅规定年轻人必须通过职业培训后才能工作之外,还制定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相互认可,相互衔接的制度和措施,使徘徊于到底是接受正规学历教育或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青少年能够有机会兼顾两种能力培训,从而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使其成为兼具宽口径知识积累和熟练技能水平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