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人才强区战略(2)
2017-08-06 06:09
导读:2 干部考核体制障碍和统计体制。在人才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来说是将我们现行的以物质资本优先开发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人才资本优先投入的
2 干部考核体制障碍和统计体制。在人才开发中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来说是将我们现行的以物质资本优先开发的发展模式转变到人才资本优先投入的发展模式。但是现存的政绩观和干部考核体制仍是以经济指标来考核
政治干部,这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体制性障碍。我们强调“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但在实施中会因为缺乏对领导干部相应的人才工作考核指标而流为一句空话。
再看中国的统计体制,人才统计数据缺乏,现有人才统计的指标、方法、数据都远远落后于人才工作的需要,除了统计的客观困难造成的外,还能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对人才的重视不够,推进力度还不够。
3 人才战略制定以及人才政策执行的体制障碍。从战略制定和政策服务上看,中国不同区域的人才战略及政策制定趋同化现象比较突出。而且,区域政策的出台更多是单纯的政府行为,执行完了政策对于结果没有一个追踪、反馈、评估的过程,其政策执行的监控、修正也比较薄弱、主观。
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进一步推进人才强区战略的若干建议
1 加强人才战略的科学决策与监控约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人才强区战略,是人才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我们也要引才引智,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专家在决策咨询、政策评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人才战略中,吸取专家参与,一方面提供更专业的智力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专家在人才战略实施中还能起到很重要的监督和反馈改进作用。
人才战略的实施以及人才政策的执行都需要纳入人才工作的考核。从促进科学发展出发,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合理分解目标任务,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工作目标责任制,提出明确的绩效标准要求,严格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建立人才信息追踪和动态调整机制,监控战略实施和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重大偏差,修正对策和方法,保障战略的落实。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 分层次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是人才强区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人才强区战略,要从三个层次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和技术。首先是在领导干部中普及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知识,使领导干部从经济学角度去认识人才以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和第一资本的作用,从政府管理创新的角度去学习和掌握人本管理的艺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其次是在主管人才工作的
组织人事部门普及,使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组织人事部门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最后要在全民中普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组织成员的充分参与是组织收益和效率的保证。在三个层次普及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是要依托
培训来完成,这是一切人才工作的前提,必须切实实施,落到实处。充分利用媒体工具加强宣传、教育、讨论也是一条非常有效、快捷的途径。 3 利用市场机制,围绕产业集聚人才。产业和人才有着内在联系,一个区域有什么样的产业就会集聚什么样的人才。反过来,人才集聚会给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集聚效应。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市场规律,坚持用产业集聚人才、用项目吸引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是实现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重要途径。为此,首先要以区域优势产业为依托集聚人才;其次要以产业园区为依托集聚人才,这是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的重要途径;三是要以项目为纽带集聚人才,以各种形式,甚至是鼓励带薪带职,柔性引进的方式吸引创新创业型人才参与到相关项目中;四是要围绕产业链延伸来集聚人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同时要树立两层市场的概念。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是在两个层面进行的,一个是外层市场,另一个是内层市场。外层人才市场是区域性人才市场,主要促进人才流动,完成人才资源初次配置;内层市场在单位内部,完成人才资源的二次配置,实现人才价值。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产业与人才的互动,首先在外层市场要重视专业人才市场的作用,如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专场、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交流会、电子信息产业与人才发展研讨会等等;要在内层市场重点解决人才的浪费问题,重视结构资本与人事匹配,促进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建立科学、有效的全员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高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