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模式构建(4)
2017-08-11 02:03
导读: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通过ERP系统有效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价值链上企业的各类信息,尤其是成本信息,实现价值链协调控制,动态构建、不断优化。基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通过ERP系统有效地收集、加工和利用价值链上企业的各类信息,尤其是成本信息,实现价值链协调控制,动态构建、不断优化。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模式如图2所示。
四、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模式实施
基于价值链成本管理模式实施注重战略和战术的结合,将企业成本管理决策和控制向上提升到战略层次、向下深入到作业层次,向外延伸到客户的客户和供应商的供应商,向内渗透到产品概念设计、工艺设计和制造作业设计。
1. 实施范畴
向上意味着成本管理的目标要服从企业战略管理的目标,成本管理系统要为战略性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因此,成本管理系统不仅要收集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成本资料,还要努力收集和分析来自与价值链上的与供应商、顾客相关的信息,以及竞争对手、政府机构、金融市场等方面对企业成本行为的约束。不仅要反映历史的实际成本信息资料,还要实时地反映现在的信息,更要全面地预测或模拟未来的成本信息。成本降低不是局部的成本降低,也不是成本在作业和作业之间、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转嫁”,而是在整体上降低企业和整个价值链的总成本。
向下要将作业成本管理贯穿成本管理始终。利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量、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业绩评价,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法步骤辨认和消除不增值作业。
外向价值链的主要体现,也是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特征。企业成本管理的空间范围要从核心企业的内部价值链向企业外部价值链延伸,关注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与下游客户之间的可能联结,分析供应商价值链、购买商价值链对企业成本结构和成本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企业与竞争对手、企业价值链联盟与竞争对手价值链联盟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企业及其价值链联盟将要采取的成本战略。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 实施期间
长期性是实施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的战略导向性的主要的体现之一。成本管理在时间维度上实行的是完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成本管理的视角从传统的生产制造阶段向前扩展到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向后扩展到产品的营销、使用乃至报废回收阶段,关注产品在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阶段的成本特性,将事前的前馈控制、事中的实时控制、事后的反馈控制结合起来。
3. 实施过程
实时性是实施价值链管理和价值链会计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之一。核心企业及其价值链联盟要能够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价值链上发生的业务进行实时的跟踪、查询、计量和记录,并能进行实时的控制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