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村信用社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策略(2)
2017-08-16 05:23
导读:二、作业成本法在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在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观察。 1.提供真实的成本数据 这是作业
二、作业成本法在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作业成本法在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的具体作用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观察。
1.提供真实的成本数据
这是作业成本法形成的初衷,也是作业成本法的功能。作业成本法在计算成本时要深入到作业收集成本,并按成本发生的逻辑关系进行成本分配,这是保证成本数据真实正确的制度创新。由于这种制度的创新,解决了从产品、客户和机构等多角度核算成本的一致性问题。如果不实施作业成本法,农村信用社不一致的成本核算方法和不全面的成本分析,会导致不同人员对同一产品或客户、机构的业绩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而且有时各部分的总和与总体还不相等,也就是从不同角度如产品、客户和机构得出的盈利能力结果,与机构总部汇总之后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如能实施作业成本法,则不论从哪个角度来归集成本,都能得到相同的总成本,因为作业成本法把成本分解到了共同的、与考评成本有关的最低作业层次,再把从不同角度如成本对象得到的作业成本进行汇总,从逻辑上科学规范了总体与构成的严格对应关系。
2.优化业务流程和成本结构
按照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机构、产品或客户耗费了资源并导致费用的发生,而是业务流程和作业耗费了不同数量的资源,并导致了成本的发生。这一方法的基本观点是,成本是作业引起的,要控制成本和降低成本,必须对业务流程或作业的设计进行优化和重组,不能像传统成本管理制度那样笼统地关注单位成本的高低。按照作业成本法的要求,必须对企业的作业进行持续的改善,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并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最终达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和客户价值的目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3.有效支持市场定位决策
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主要解决以下问题:应开发和推广何种产品;产品应确定何种价格;产品应卖给哪些客户才能获利;要使用哪些分销渠道向客户销售产品。这些决策中的任何一种都涉及到对盈利能力进行评价的问题,也就是要考评每种决策所产生的成本和收入。如果没有真实的成本数据,是不能作出正确决策的;没有从多角度产生成本数据的一致性,也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由于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数据不仅真实准确,而且多个角度相互一致,因而更能有效地支持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决策。
三、农村信用社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策略
作业成本法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美国学者在研究传统成本制度如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成本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对企业所有的作业活动动态地追踪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以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作业成本法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制造企业得到应用,随后非制造企业、金融企业、非盈利机构、公用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服务性机构也开始接受这一新的成本管理理念。 笔者认为,作业成本法也适合引入农村信用社的成本管理中。而农村信用社在应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中,必须分阶段做好明确目标、界定术语、收集数据、分析信息、使用信息这5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阶段是明确目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目标大致分为战略成本管理、产品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控制或降低成本三类。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管理经验、管理水平以及经营情况还难以达到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时机尚不成熟。产品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是农村信用社业绩评价的最新要求,高层决策者十分关心这类信息,因此,应当作为应用目标之一。控制或降低成本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成本管理中面临的最紧迫问题,是首选的应用目标。明确目标后,农村信用社应制定项目
计划书和详细的项目方案。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第二阶段是界定术语。作业成本法要求准确界定农村信用社使用的以下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