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2)

2017-08-19 05:46
导读:(三)缺少管理会计核算。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大都不重视管理会计核算,许多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不能提供有关单位边际成本、边际贡

(三)缺少管理会计核算。目前我国的工业企业大都不重视管理会计核算,许多企业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不能提供有关单位边际成本、边际贡献等对企业决策有重要作用的数据。单位变动成本是决定企业最低销售价格的指标,只要定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就可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如某服装企业接到电讯集团5万件衬衣的定单,单价为45元/件,该企业此款衬衣的出厂价为60元/件,如果该企业销售部没有接受此订单会遭受损失:因为经测算,此款衬衣原、辅材料30元/件,人工成本5元/件,其他变动费用6元/件,变动成本合计41元/件,单位贡献边际为4元,这笔订单共能为企业带来20万元(4元/件×50000件)的毛利。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还必须进行管理会计核算。
(四)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计算机的运用给现代成本管理提供了方便。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并且具有储存功能,且对信息的处理、分析能力强。但目前有些工业企业的管理者还没有意识到这些变化,在日常成本管理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方法。这些方法只能进行简单的核算,对一些复杂数据的核算无能为力,且速度很慢,难以适应现代化成本管理的要求。有的工业企业虽然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但仍然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是手工记账的电子版,没有能够真正运用现代手段,对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进行精确核算、综合分析。
三、强化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的成本管理也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从成本效益原则来出发,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仅仅是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而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老产品的改进及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现代企业不能陷入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不能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在相关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会相应地减少企业的收益,然而在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而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如某种产品的销售成本为70元/件、售价100元/件、可销售2000件,那么销售毛利润为60000元[(100-70)×2000];当产品销售成本为80元/件、售价100元/件、可销售4000件时,那么销售毛利润为80000元[(100-80)×4000]。因此应该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求成本最小化,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只要成本与收入配比,企业实际利润增加,成本绝对数的增加是可以认同的。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二)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管理会计是指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融合。现代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有一整套科学处理财务信息,提供市场预测、成本控制、责任考评等数据的工具,而管理会计就是这样一种工具。我国管理会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没有专设管理会计机构和人员,势必妨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大中型企业中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是非常必要的。
(三)扩展成本管理的范畴。把工业企业的目标成本按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原则可分解为设计成本、工艺选择成本、物资进货成本、制造成本、管理成本、资金使用成本、质量成本、市场成本。(1)加强产品设计、工艺选择环节的成本管理。首先是发挥产品设计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主导作用。产品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是产品制造成本的控制主体,其必须除全面掌握所设计产品的功能及性能外,还应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对所设计产品功能的市场需求信息,准确把握产品功能的市场需求,减少产品设计功能过剩;另外应通过物资采购人员或材料价格信息库及新材料、新工艺信息库对所设计产品可采用的材料范围及价格进行了解和查询,在保证产品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性好价廉的先进材料;除抓好以上两项工作以外,还应经常与负责设计成本估算的管理会计人员取得联系,了解产品的设计成本水平,根据管理会计人员的建议对产品设计进行调整。此阶段的成本控制需要设计人员在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牢牢树立经济、成本意识,发挥聪明才智,在保证市场竞争优势条件下,将产品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其次,要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人员预测、决策的作用。管理会计人员作为产品研制、开发阶段成本决策的参考者,要在产品设计、工艺制定的同时进行产品成本估算,采用现代分析方法,对产品成本与市场价格信息,产品成本与市场竞争能力,产品成本与企业的长期、短期效益进行分析,提供产品研制的可行性报告,还要编制产品开发费用预算,对产品开发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尽管管理会计人员不是设计成本的决策者,但应掌握产品研制、开发的有关知识,努力积累经验,广泛搜集、整理有关信息、资料,熟练掌握管理会计理论,灵活运用不同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作出正确的财务评价,为设计成本决策者提供最优的建议方案。(2)加强物资进货成本管理。工业企业原材料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一般超过50%以上,因此控制原材料的价格对成本的影响至关重要。企业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主要包括对重要材料实行公开招标,既能减少腐败现象,又能降低成本;对采购量大的物资尽可能地采用经济批量,使订货成本和保管费用达到最小金额;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进行询价、比价,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购物美价廉的材料,减少采购环节,净化采购渠道;建立入库材料验收制度,对不合格材料拒绝入库,减少原材料损失。(3)加强市场成本管理。市场成本管理应针对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策略:在产品介绍期,由于顾客对产品的功能、特点还不了解,为打开市场,企业必须投入充足的广告宣传费用,这一阶段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等促销手段的成本效益最高;而在成长期和成熟期,各项促销手段的成本效益减弱,应减少广告宣传费用;而在衰退期,由于各项促销手段的成本效益最低,企业应把促销规模降至最低限度。另外,对市场成本的控制应坚持因地制宜,务实效益的原则,厉行节约,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上一篇:平等管理:知识管理发展的必然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