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兼论基于核(3)
2017-08-19 06:36
导读:新会计准则实施调整期, 企业集团母公司如何协调、监督下属子公司新会计准则执行时间, 调整财务战略和资源配置, 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的财务管
新会计准则实施调整期, 企业集团母公司如何协调、监督下属子公司新会计准则执行时间, 调整财务战略和资源配置, 也是需要认真研究并妥善处理的财务管理问题。
二、具体决策的分析: 一个综述的视角
(一) 新会计准则实施与财务决策观念转变
在企业管理领域, 有一句通俗而又深刻的话语被经常提起: “思路决定出路, 细节决定成败。”按此思想, 我们可以类推为“财务决策理念决定财务决策结果, 财务决策结果决定财务业绩”。新会计准则强调企业财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对受托责任履行评价的支持, 突出企业真实价值的透明反映, 重视企业现金流量信息。这将对财务决策理念产生直接影响: 立足企业价值创造和持续成长, 着眼企业资产质量和良好的现金流量。
(二) 新会计准则实施与资本成本降低
前文已经提及, 新会计准则实现了国际趋同, 获得了IASB、欧盟等组织的认可, 这一方面使得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在全世界更大范围内得以接受, 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财务报表编制和会计信息理解与应用的成本。这两个方面的进步或成果, 会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降低国内外投融资成本、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增强跨国经营管理水平。上述这些, 既降低了财务投融资的成本, 又拓宽了企业投融资的渠道和市场。
(三) 新会计准则实施与资本结构改善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股权融资偏好和多数国有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突出特征。这也是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重要表现。这一问题的产生, 缘起于股票发行制度的不完善、国有法人股的不流通、资本市场效率低、债权人相机治理机制缺失、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委托代理链条过长、产权改革不到位等多种因素。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新会计准则实施, 长期利好于资本市场发展和投资者、债权人、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价值的评价, 加之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多个领域改革的同步深入, 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将趋于合理, 与“新优序融资理论”、信号模型、最优资本结构理论等西方资本结构理论的偏离得以逐步纠正。
(四) 新会计准则实施与财务指标的正确评价
新会计准则在财务会计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计量属性等重大方面都较原来的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了深刻变革。尤其是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等准则的实施, 难以完全避免企业运用公允价值进行报表粉饰的可能。比如, 在新旧会计准则转换调整期, 有些企业出于业绩改善、保护上市公司壳资源、吸引战略投资者等目的, 可能会通过资产减值准备集中转回、非正规债务重组、关联性企业合并等方法, 将“非正常收益”计入企业“正常损益”, 粉饰财务报表。正是基于此, 中国证监会、财政部等部门已经针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专门制定下发了部门规章。
因此, 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 尤其是投资决策时, 要对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投资报酬率等财务指标, 进行深入分析, 特别是通过截面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 掌握财务指标的真实业绩, 合理剔除非正常影响, 保证财务决策的稳健。
(五) 新会计准则与股利分配政策调整
股利分配政策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政策, 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利益和公司的资本结构。对上市公司而言, 还会对其股票价格产生影响。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对资产、负债的分类及部分计价方式的改变, 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 导致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和可供分配利润的指标等发生变化。
企业的账面利润不仅包括企业自身营运业绩的体现, 还包括公司以外的环境变化对利润的影响, 即因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而确认的未实现的损益。此部分利润的增加与现金流量的净增加脱节, 有可能出现按照公司法进行股利分配的现金窘迫, 对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 企业应考虑股利分配政策的内外部因素, 并进行相应调整。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六) 新会计准则实施与预算管理和业绩评价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