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安全探讨(2)
2017-08-21 01:18
导读:(3)制度不全,检查不力,执行不严,奖罚不明。 目前,不少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现有制度不全、执行不严、检查督促不力、奖罚不明的问题。实
(3)制度不全,检查不力,执行不严,奖罚不明。
目前,不少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现有制度不全、执行不严、检查督促不力、奖罚不明的问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不仅要建章立制,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检查。例如,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实验室工作人员明显不足,请临时工到实验室工作或请学生到实验室值班的情况已很普遍,使相应的安全措施没法落实。
另外,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流于形式,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同时也没有对实验室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部门给予鼓励或奖励。
2 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有其因果性、潜在性、再现性、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特点。实验室安全事故总是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人们可以根据事故发生后残留的事故信息,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得出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过程,并从中学到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相关知识,预防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为此,必须要研究清楚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起因、表现形式以及危害类型,从而探讨各种消除、控制事故发生的方法。
2.1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成因
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地位。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通常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导致的事故占了很大的比重。据台湾慈济大学实验室安全卫生教育训练教材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火灾引起的事故比例仅为2%,而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却为98%。因此,尽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实验室内人、物、环境诸方面因素交错反映的结果,但是人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员操作不慎,使用不当和粗心大意;②仪器设备或各种管线年久失修、老化损坏;③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④恶意侵害行为(如计算机被病毒感染、计算机遭黑客攻击等);⑤监控管理不力(设备被窃、泄密等)。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2.2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
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火灾、爆炸、毒害、机电伤人及设备损坏等。
(1)火灾性事故。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忘记关电源,或在实验过程中,人离开实验室的时间较长,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②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③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起着火;④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2)爆炸性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②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3)中毒性事故。
中毒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
化学药品和剧毒物质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和具有毒气排放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违反操作规程,将食物带进有毒物品的实验室,造成误食中毒;②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泄漏或有毒气体排放不出,酿成中毒;③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④废水排放管路受阻或失修,造成有毒废水未经处理而流出,引起环境污染。
(4)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漏电、触电或电弧火花伤人;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伤人。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5)设备损坏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