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问题员工不要轻易言弃(2)

2017-08-23 05:49
导读:(2)以牙还牙型。这类问题常常产生于对上司的误解,即怀疑上司对自己“不公平”,有偏见,为自己提供的晋升机会少,等等,而积怨颇深。表现为对上司

  (2)以牙还牙型。这类问题常常产生于对上司的误解,即怀疑上司对自己“不公平”,有偏见,为自己提供的晋升机会少,等等,而积怨颇深。表现为对上司横眉冷对,故意顶撞,以解心头怨气,从而给自己戴上“问题”员工的帽子。造成这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缺乏与员工的沟通意识。
  (3)推诿责任型。这类“问题”员工形成的原因往往是由于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确,再加上过分严厉的处罚,导致员工不敢或不愿承担责任,相互推诿,甚至一些管理者和公司也有类似情况发生。
  (4)光说不干型。这类员工有能力完成工作,却光说不干,没有工作的意愿。他们的惰性是由公司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造成的,也许是公司的激励政策出了问题。
  面对以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员工,作为组织中的管理者,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要轻易言弃,因为放弃一个员工,对于组织来说是要付出很大成本的。
  
  三、如何使问题员工成为高绩效员工
  
  管理者其实是在管理一种需求,作为管理者要知道这种需求是什么,找出需求的根源。问题员工不是无缘无故地成为问题员工的,所以对于问题员工,关键是要找到他们的需求所在,然后去满足这种需求,引导他们投入到工作中来,对工作的投入才是焕发工作活力的原因。
  那么,面对上文中提到的自身原因造成的问题员工,最需要的是克服由性格缺陷或个人素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心理失衡型
  (1)对于此类员工,他们需要的是心理平衡。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放下架子,与他们拉进距离,言语中尽量用“咱们”而不用“你们”、“我们”等泾渭分明的词语;(2),遇事多与其商量,让他获得某种参与感,成为此事的一分子;(3)经常地称赞是必要的,如称赞“谢谢你的意见,它使这个项目有大幅度的改善”。这样反而会让他觉得:“真不好意思,我这样挑毛病,他还感谢我”,下次也许就会有所收敛。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有恃无恐型
  此类员工在民营或私营企业里较为多见。他们最需要的是树立独立自主的工作作风与生活态度,必须要让他们懂得,若想长久的立足于社会,依赖他人不是长久之计,并且要帮助他们确立工作目标,激发其工作热情。另外,对他们要与其他员工一视同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不给他们任何的优越感。再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求得他的那位在组织中做领导的朋友或亲戚的支持与谅解,消除管理者自身的后顾之忧。
  
  3.功高盖主型
  这类问题员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使他们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得意忘形,但又不能抹煞其工作积极性。所以作为管理者(1)要经常与之沟通,沟通中肯定他的业绩,使之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并反省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求得他的谅解,然后要求他必须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2)要不失时机地给他一点小小的打击。比如:如果他是一个销售人员,销售业绩很好,但也许不擅长回款管理,那么管理者就要抓住这一点,对之实施管理,由于被上司抓住了缺点,员工就会有所收敛。(3)还可以将他放到一个团队中,让他感受到:没有领导的支持和同事们的团结合作,单靠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工作的。
  
  4.标新立异型
  这类员工最需要的是组织中灵活的规章制度和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他们具有较强的创造力,是利润不断上升的源泉,使用得当会为公司带来极高的效益。所以对于这些员工,管理者要努力与之沟通,及时地了解他们的特殊需求,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5.完美主义型
  这是典型的性格使然的“问题”员工,面对这类员工管理者千万不要试图改变他们的秉性。著名雕塑家米开朗其罗在雕塑大卫像之前,花了很多时间挑选大理石,因为他知道,他可以改变石头的外形,却无法改变石头本身的质地和纹理。人的性格就如这石头的质地和纹理,是无法改变的。其实具有轻微性格缺陷的员工并不属于问题员工,管理者试图改变他们性格的做法也是没有意义的,还不如将不同性格的员工放在适合他脾气秉性的岗位上,用其所长。
上一篇:如何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成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