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与实践(2)
2017-08-24 01:00
导读:(5)制定绩效工资的考核标准与方法 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有“病房与科室管理质量”、“健康教育及满意度”、“差错事故与护理纠纷”、“护士长管理
(5)制定绩效工资的考核标准与方法
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有“病房与科室管理质量”、“健康教育及满意度”、“差错事故与护理纠纷”、“护士长管理质量”等,每项有考核细则、评分标准,护理部考核到科室,护士长考核到不同层次的护士,实行质量缺陷和纠纷一票否决制。
2.成效与体会
(1)更新管理观念,增强成本意识,提高经营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护士在保质保量做好护理工作同时,需要有相应的合理价格、合理的收费。因此,护理经济管理越来越显得重要,要搞好成本核算、经济管理,首先要转变人的观念。要注重解决观念更新的问题,灌输成本控制的概念;讲厉行节约的重要意义,成立科室物价收费质控小组,护士长负责管理,科室成为成本中心,全员参与经济管理,从而形成人人讲成本、人人细算帐的良好局面。 (2)实行绩效工资,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护士长按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实行弹性排班,合理调派人员,减少人员过多和不足现象,预算卫生材料使用量,专人负责,把好请领关、应用关、收费关。做到合理收费,不乱收、漏收费,减少浪费,杜绝人情。根据财务科日报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患者受益,提高了满意度
教育护士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精打细算,花好每一分钱。护士严格执行收费标准,责任护士及时通知病人用药和经费的应用进展情况,让患者及家属有时间筹款。护士长、护理部、财务科定期检查监督收费的质量,对乱收费者予以处罚,既维护患者的利益,也保证医院经济利益,实行收费标准公开制,一日清单制,让患者明确钱的去向,如有疑义,专人负责解决,深受患者的欢迎,提高了满意度。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4)实行绩效工资护理质量控制考核,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社会效益
医院实行经济成本核算,有其正负效应,单独抓经济,好似孤军作战。为防止重经济、轻质量,防止利己主义和质量滑坡,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开展全程优质服务、整体护理、健康教育等。重点制定绩效工资,护理质量控制的考核标准细则和护士个人考核标准等。实行二级质量控制,加大护理人才分层使用力度,基础班护士、技术护士、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按职称上岗,按工作量和质量的考核成绩分档次领取工资,使护理质量考核与经济激励因素紧密结合,摆正成本核算和护理质量的关系,做到奖优罚劣,促进护士更自觉地执行护理质量的标准,提高护士的素质和经济地位,稳步提高护理质量。
四、运用护理经济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要注意经济方法应用的范围和强度
由经济方法的利益性可知,经济方法的运用必须要以经济利益关系的存在和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为前提,否则就会失败。不但如此,即使在存在上述前提的情况下,经济方法的运用也要有一定的强度,比如有些护士长利用罚款对工作中出现护理缺点和差错的护士进行惩罚,以求减少护理缺点和差错的发生,这时罚款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因为如果所罚款额不足触动当事人一定的经济利益,那么这种经济手段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以罚款代替其他管理方法,过分依赖罚款的作用,就会招致护士的不满和反对,同样也达不到管理的目的。
2.要注意经济方法与其些方法的综合使用
经济方法虽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法,但毕竟不是万能的。如果单纯运用经济方法,易导致讨价还价、“一切向钱看”的不良倾向,助长本位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因此,在管理中经济方法还要与其他管理方法,如行政方法、法律方法、社会心理方法等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例如经济方法与行政相结合,有利于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真正联系起来,把群众与领导拧成一股绳,使各项工作既有统一的目的,又能灵活地进行;既能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能充分发挥活力,促使管理目标更快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