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3)
2017-08-24 02:14
导读:(3)压缩垂直式组织机构,使组织结构由传统金字塔型向扁平型方向发展。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再造。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设立网
(3)压缩垂直式组织机构,使组织结构由传统金字塔型向扁平型方向发展。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组织结构进行重组和再造。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设立网络“虚拟机构”可以有效缩减政府机构,提高效率和加强整合与互动。在中央与地方机构关系上要合理划分。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的调整与改革,应当是必要的集中和适当的分散辅之以各种配套保障机制和目标,建立起一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相对稳定而有弹性的动态平衡关系模式。
(4)推行以绩效为中心的功绩制。通过设立严格的绩效标准对公务员进行绩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工资、职务晋升、奖惩等利益直接挂钩,从而建立起有效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以提高工作效率。推行弹性人事制度,以合同制为基础的聘用制度打破了公务员的永业原则,这不但减轻了政府负担而且增加了公务员制度上的弹性。完善人事立法工作,以法律形式对人事制度加以规范。要在原有《公务员暂行条例》基础上积极推动《公务员法》的出台,逐步实现公务员竞争激励机制、自然更替机制、廉政勤政保障机制等的法定化和规范化,从而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提供完备的法律依据。
(5)在政府管理中重视战略规划,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重视规则程序与重视结果、产出并举。当前,战略规划在公共部门中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约翰·布赖森指出,战略规划是一系列步骤和方法。这些步骤与方法随着公共部门和非盈利部门的不同而变化,它们是各种条件下公共部门和非盈利部门成功用以管理的工具。因此,政府要本着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制定宏观发展战略规划,同时重视公共政策的制定,从而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利的目标导向和政策支持。要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企业家政府”把政府当作负有责任的“企业家”,公民则是其“顾客”。以“企业家精神”塑造政府,要求政府以顾客为中心,在角色上由“官僚者”转为“服务者”,而在管理方式上由统治走向服务。为此,政府应不断满足公民多元化的需求,同时提供包括对扩大政治参与,促进公平、民主、正义等方面的回应性。要重视规则程序与重视结果、产出并举。规则程序应以结果为导向,从根本上应对产出和结果予以关注。应重视以绩效标准对产出进行控制,关注高效率、强责任的结果实现,从而建立高效的责任型政府。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最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绩效与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地保证健全的政治责任制度,不能使政府保持一定的政治权威,那么公共行政就有政治失控的危险。在一个缺乏政治权威和政治责任的体制里,政府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质量是不能得到制度保证的。因此,尽管政府机构改革的直接目标可以是改善行政绩效,但也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起来。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美]奥斯本,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2]@陈振明,政府再造——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述评[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贺志军,电子政务与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构建[J].求索,2007,(05).
[4]@郑珊,新公共管理:背景、特征与启示[J].前沿,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