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新时期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改革刍议(2)

2017-08-24 02:14
导读: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改革思路 (一)采用扁平化管理以实现权力中心适当下移与分散 扁平化是相对科层组织而言,是一种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

  
  高校行政管理模式改革思路
  
  (一)采用扁平化管理以实现权力中心适当下移与分散
  扁平化是相对科层组织而言,是一种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管理人员,以便组织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延伸至最远的底层,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建立起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组织结构。高校应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精简职能部门,实现权力中心的适当下移与分散。
  一是扩大院系的自主权,把一定的资源分配权、机构设置权以及一定的人事权等适度下放,从而提高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其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自主需求发展的动力;二是适当分散权力,注意权力在更多的利益群体间进行分配,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在就学校重大事项作出决策时,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由封闭式决策转向开放式决策,让各利益群体参与学校决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与制度化。
  (二)重视组织文化建设且增强服务意识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的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是在组织中为成员所共同持有的一系列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的总和。高校行政管理机关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保证高等教育历史使命的完成,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管理的落脚点放在服务上,把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利益放在心上,切实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办实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精神,而并非是为了截取行政权力。至于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服务水平的高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最有发言权。只有强化服务意识,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才能具备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够把高校各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与此同时,适时提出高校行政管理机关的精神、形象、作风等行为规范,以利于行政管理人员共同遵守,同时可以对外树立高校良好的形象。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其次,要倡导终身学习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而学习是人们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主要途径和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行政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政管理机关要为教职工学习、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条件和便利,在组织内部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学习氛围。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习促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把业务创新、思路创新、制度创新,变成行政管理人员的潜意识和自觉行动。
  (三)贯彻“教授治校”的理念以完善高校行政决策机制
  清华大学知名校长梅贻琦提出“教授治校”的理念,其核心内涵就是充分尊重专家在学校管理,尤其是在学术建设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高校行政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在高校的治理结构中,可以考虑适度提高学术权力在权力机构中的地位,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适度分离。高校应成立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校治理委员会,一般学术建设方面的事务应交由学校治理委员会处理、决定,如教师职称评聘、项目评审、学科建设等,学校行政领导不予干预;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亦应广泛听取学校治理委员会的意见,并经由学校治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学校行政主管领导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未来发展战略与目标的制定上,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和服务,两者互不干涉,又互为补充,实现良性互动。  (四)推进依法治校以创造和谐的高校行政环境
  首先,建立健全行政管理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最基本的建设,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时代必然的新形势下,高校必须将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教学、科研、学生管理、财务、后勤等诸方面的行政管理制度,使学校的建设与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用法制手段处理、化解高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冲突,促进高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上一篇:“新公共管理”及其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启示 下一篇:没有了